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看2015 MWC
陳 益 誠
日期: 03/25/2015
今年(2015)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MWC (Mobile World Congress)才剛剛的結束(3/2~3/5),就整體展覽會的現場參展內容及各個業者的反應來說,手機及終端產品的參觀人氣仍然是排第一,也許因為今年有特別多新的元素(穿戴型終端裝置、IoT機器人)參進來有關吧! 雖然手機及終端產品參觀的人最多,但是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突出的創新」產品及創意出現。「主題館」的人氣也非常多,應該算是排第二,當然一來是因為主題館裡面都是重量級的參展廠商,例如Samsung不但把大會主要入口,不僅附近陸橋被三星包下廣告板覆蓋,更沿著進入會場的路邊水池步道場邊,更是Samsung(直立式)飄揚的旗幟,兩邊一字排開,可以看得出三星的大手筆。主題館裡另一個主力廠商就是「華為」,華為的氣勢也不輸Samsung,光是場外立了一尊由3000多支手機,組起來的一匹黑色雙翅展開的大飛馬(大約有4公尺高),幾乎已成為這次MWC的吉祥物,所有經過的人都會駐足一下,在那裏拍照留影一下,十足最吸人氣的廣告,這個廣告效果應屬No.1(因為佔的地方面積小,又是在戶外,但是非常搶眼突出)。另外,「華為」在主題館的長廊建了一個超大面積貼牆式的Display,主要展示的是利用無線傳輸(Mobile wireless)成像的VR,裡面所有的Display,都比照一般人的身高做的設施及互動,(4k/8k的成像品質)一比一的呈現出來,讓你走進去馬上就有一種「完全融入實境」的感覺(對VR的未來應用突破發展,有非常大的啟發效果)。另外,今年特別開闢了一個Mobile APP館,這一館的人氣也是大家最矚目的一館,參觀人氣排第三,但是如果你是從側門走進來的,而不是正門「主題館」走進來參觀的人,你可能還以為來錯地方了(以為是汽車展呢!), 因為一進來就會看到好幾部轎車排在那邊,都是展示汽車及交通運輸在IoT物聯網上的應用,NEC的機器人也在這一館,是最吸引人的攤位(對未來發展「雅醫療」有相當的啟示效果),還有一個是複合式機器人(真人背著sensor等裝置),在那邊模擬人體的一些極限運動的可能性,也非常吸引人潮(對發展仿真型機器人及人機介面的發展,有相當大的鼓舞作用)。由於Mobile APP發展得非常快速,所以來參展的都是一些「成功登上舞台」的廠商,例如: Facebook,Google,淘寶網...等(2014年Android成長47%,Apple成長60%),還有一些做Multimedia Stream Content(多媒體影音串流內容或APP廠商,以及各式各樣的無線充電及APP,這裡面IKEA也展示在家俱裡無線充電的裝置(未來許多IKEA的家具裡面,都會Built
in無線充電的module在裡面,不管你是手機或是其他終端裝置,只要在家具標有Mark的地方,放到上面去,它就會啟動幫這個Device充電),現場有一些IKEA的咖啡桌椅擺在展場裡,到那裡休息不但可以免費無線充電,還可以喝一杯免費的咖啡,所以人潮也是超多的。
但如果就一個電信運營商(Mobile
Carrier)的角度來看今年的MWC展覽的話,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主題產品以外,今年的MWC,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新意(與2014MWC比較),當然一來是因為2013/2014年許多國家陸陸續續才開始3G轉4G (LTE, Long Term Evolution)的服務,在市場裡許多3G接軌到LTE去的一些問題,尤其是消費市場上大家對於完全數據環境裡的使用模式,不管是消費者這端或是運營商這一邊,都還存在著許多相互適應的問題沒有完全的被釐清或解決。例如: QoS、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問題、Usage的公平計算方式等等。另外一方面,就是企業B2B APP方面的營運模式問題,也沒有完全的被定型下來,許多在3G數據服務下遊走於灰色地帶的APP更是造成許多的爭議不斷,而這裡面還牽涉到許多以前大家比較少提到的「國際漫遊協議」下的數據服務品質(QoS)的一些問題,usage使用量及rate計費方式(吃到飽 vs 以量計價)的爭議(只講量/價,那質呢?)等等的問題。而3G演示到LTE(俗稱4G)的時間在各個國家發展的腳步也不盡相同(事實上差異很大),光是在無線電頻譜(Radio
Spectrum)的釋出作業上就產生許多的問題,因為LTE的標準是基於舊有的GSM/EDGE和UMTS/HSPA網路技術,並使用調變技術提升網路容量及速度,由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於2008/2009訂出來的Release 8(後來的Release 9只做了少許的改良),事實上並沒有針對很多細節問題做一一嚴謹的修正。另外美規採用CDMA2000這一邊,走的是IS-95A/B、CDMA2000」、EV-DO
Release A/B演進到UMTS以後的VoLTE/CSFB等問題也沒有非常完善的解決方案。講的白一點是,3G演進到LTE就講了一個「速度」,很多的實際運營問題都沒有像以前在GSM的那個時候,那麼的嚴謹完備。雖然大家都寄望於5G的來臨能否一次性的把它們都能夠有效的解決掉,可是從這次的2015 MWC看來,很可能又要延後了(根據METIS宣佈,未來最早的5G商用運轉出來,要到2020年以後了,還有的歐洲分析師稱,真正第一個正式的5G商用網路上市要到2024年了)。就2015 MWC事後看來,也許3G轉4G以及4.5G的半調子方案,可能會再延燒相當長的一陣子。如果單從一個完整良好的電信建置架構「端、網、雲」三大元素看過去的話,也許是因為智慧型終端(Smart Phone) 走得太快,把「網路」、「雲端」等重要的元素遠遠的拋在後面了。就像消費者在無線(Wireless)的通訊環境下,做任何的通訊行為,不要忘了其實只有手機與基地台(Base
Station)之間是「無線」的,而所有基地台以後的連線全部都是「有線」的在為你工作。而無線電的通訊環境因素又對無線通訊的品質來說,又有許多「非完全可控」的因素在影響著,而這一些問題並沒有因為在3G演示到了4G LTE時代,就被有效的解決了,所以5G如果只講一個「速度超快」,根本沒有太大的意義。就像手機的發展,不管是工藝技術(面板Display、照相機、CPU、Chipset…等等),或是五花八門的APP也好,每日一新幾乎變的是愈來愈快,手機在市場裡的改型換代幾乎快到,不管是消費者也好,電信運營商也好,大家都快受不了了,可是這裡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其實「電池」的演進改變,卻是相對來說改變的非常慢,雖然能耗管理(Power Management)的技術,隨著手機的CPU及各種加值的功能演進,在「溫度」、「散熱」及「能耗」等技術方面已經做了相當大的改進,但是「電池能源」的物理特性限制,本身的演進過程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也就是說現在的電池,供電的能源效率,還無法有效的達到標準滿意的水平,不管是一般regular usage均值的使用者,更不要說是Heavy重度的使用者了。說穿了,其實不管你是幾G,對消費者來說,不過是一個「使用的滿意度」而已,如果經常出國出差旅遊,又有在國外經常使用手機的消費者,就會感覺得到了,在有的國家或地方,就算你用你現在的經常用的手機(在國際漫遊下Roaming)好了,你也會覺得使用的相當的順暢,可是有一些國家或地方,就算你是用的最新的手機好了,如果他的seamless無接縫的wireless服務涵蓋,做得不好,或是其他影響通信品質的因素,做的不夠完備,你也會覺得卡卡的,所以並不是幾G就一定就是最好。如果就無線電演進的角度來看行動通訊,其實在2G的時候,所有演進的規範及標準,無論是在終端上面,或是在網路架構系統面也好,都做得相當的不錯,而GSM(歐規)在程序驗證上面,又做得比CDMA(美規)要做的嚴謹多了,可是到了3G的時候,由於LTE(Long Term Evolution)本來是希望以更開放的方式來做更長期的演進(當時開始時預估大約要10年),但是由於無線電調變技術及IP技術的不斷演進,再加上消費者要求,不管在那裡(幾乎任何使用環境下)都要「通」,還要「吃到飽」,但是「基地台」又不能在我旁邊,而且各個國家的無線電頻譜資源不同步,也不盡相同。所以各個國家及地區在3G演進到LTE/4G的道路上,差異就更大了。如果一個電信運營商是從2G/3G/4G一路演進下來的,一定有一個感覺,那就是4G的投入怎麼那麼大,光是要解決上面所述的Coverage涵蓋及流量等問題,光是基地台的建置,就是一筆龐大的數字,由於高頻在水泥森林裡瞬間衰減的問題,4G網路建置架構趨向 Macrocells 與Smallcells的結合行動數據流量屢創新高,未來可能也將造成4G基地台無法滿足大量的資料傳輸流量,因此,許多營運商在考量成本、擴大網路覆蓋率的時間,以及過去利用 Smallcells 解決3G網路覆蓋率的經驗下,Smallcells 將成為營運商建置4G網路的方法之一,其除了可以分散行動數據流量較為擁塞的地區、改善偏遠地區的網路佈建,同時也可以降低基地
台營運和維護成本,且目前包括 Verizon Wireless、AT&T、NTT DoCoMo、SKT、KT、中
國移動等已經開始進行 LTE Smallcell 網路架構規劃與測試,相信未來 4G 網路建置架構將 朝向 Macrocells 與 Smallcells 的結合。
其實ITU(國際電信聯盟組織)原來是設想在3G(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下,將所有的語音及數據通訊的規範能夠做一個整合的,因為3G能夠同時傳送語音(通話)服務及數據資訊(包含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服務。3G所代表的意義是提供高速數據業務,速率一般能在幾百kbps以上,以制定IMT-2000最終發展結果規格,來達到全球通訊系統的標準化。目前3G存在有四個標準: CDMA2000、WCDMA、TD-SCDMA、HSDPA/HSDUPA。3G在無線通訊調變技術上不管是採用「碼分多址CDMA」、「時分多址TDMA」、「正交頻分多址OFDMA」也好,在3G或3.5G等的演進上面不管是在數據的處理及吞吐量,或是一般所謂的綜合體驗滿意度方面是都有相當的提升。但是隨著Internet of Service互聯網的需求量大增,B2B企業應用的開始逐漸介入,IP技術的逐漸成熟,高質量的數據服務開始推動ITU不得不再往前做更長遠的規劃,於是IMT-Advanced(俗稱的4G)因運而生。但是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由於適應無線通訊的環境條件及其國家在無線通訊上面的演進步調不盡相同,所以在3G演進到4G上面的時間也就相差的相當的大,尤其是如果就目前4G已投入的國家及地區來看,運營商需要投入的資金及建置的資源成本,遠比以前3G時候的投入要大得更多,可是話又說回來,其在Business Model營運模式方面,3G到4G的演進還看不出來什麼特別的Killer Application殺手級的應用出來, 至於大家會質疑,為何美國與韓國發展4G很順利啊?
那是因為美國及韓國(同屬美規CDMA系統),並不是使用GSM的歐規系統,所以在演進IMT-2000的時候,就直接從CDMA2000就跳到4G去了。中國移動為何對4G很積極? 那是因為中國移動之前推的是全球獨特系統TD-SCDMA, 結果市佔被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追上來, 想靠4G扳回一城。 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目前在4G上面的著墨來看,似乎比較偏向先徹底把數據服務的基礎先打底,以光纖網路去汰換掉以前的一些不好的固定網路環境(也就是所謂的主幹網路Backbone Network),再以3G行動網路以及Wi-Fi服務為做為區域環繞基礎網路(Regional ring Network),希望能先在此建設基礎上推進各項數據的應用服務,進而成為進入4G的良好應用基礎。其實,這種做法是對的,我上面提過,一個良好的數據通訊環境及品質,光靠一個無線網路(Wireless
Network)是不可能達到的; 而且IMT-2000裡面一開始的演示規範裡面就提過「無處不在(ubiquitous)」的通訊概念,這也是各家到目前最無法做到的問題,要靠所有的電信資源,不管它是無線電的網路環境也好,或是有線的固定網路環境也好,甚至於室內涵蓋,高山裡的衛星傳輸涵蓋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的,去提供消費者各種不同的電信服務才是。其實,目前運營商在電信資源的投入方面,與相對的消費者愈日俱增的電信服務需求,並不是成一個一定的線型比例在同步成長的,就拿2G轉3G與3G轉4G的成長數據來分析好了,2G/3G的轉折點當時的MoU及ARPU確實是造成了運營商相當不小的震撼(像一條比較突起的拋物曲線),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消費者對使用3G的學習曲線是和緩的,但是自從Apple手機進入市場裡以後,雖然電信運營商為了補貼那麼貴的Apple手機,而且又沒有賺到什麼錢,心裡面真的是超不爽的,但是,到後來Apple的旋風確實引領起整個2G轉3G市場快速攀升的換機潮,確實是當初始料不及的事。可是到了3G轉4G的時候,運營商所面對的是一堆的問題而不是利潤(MoU及ARPU),而且業績也並沒有什麼顯注的成長,反而是大家針對「吃到飽」「無處不在(ubiquitous)」的問題開始有相當多的爭議出來了,以前2G時代/3G時代,無線電的信號不太好,最少還可以免強通訊(Voice service),可是到了3G/4G的時代(完全是IP環境裡),不要說是信號不好,光是掉一兩個封包或是區域基地台轉手(Hand over)造成信號品質不良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通訊品質的問題,其他更不要說因為2G/3G長期養成消費者不管在哪裡(室內/高樓層/地下室…高山區)都要通的使用習慣了。以前Voice時代的頻率(Spectrum)應付一堆人同時使用已經相當的吃力了,可是到了3G/4G時代,不再只是Voice Service了(事實上4G是使用VoLTE),而是更多的Video Steam service(串流影音服務),而且很可能都在同一個屋簷下幾乎同時在使用,那其實運營商手上可使用的頻寬(Spectrum),根本就無法支應。所以4G我們講簡單一點好了,就是你不但要有相當可供使用的無線電頻寬(這裡面還沒有提到高頻跟低頻在面對像台灣那麼多水泥森林的高樓大廈的使用環境裡的瞬間信號衰減等問題呢!),你還得要有你的一個品質良好(而且有備援迴路機制的)環狀主幹光纖網路,更還得有許許多多的室內基地台,基地台轉接倍增器,以及公用wi-fi網路等等支援,才能串成一個接近Seamless無接縫的良好數據通訊網路環境。
再回到2015 MWC的主題,如果我們說MWC是未來「電信產業」發展的一個指標風向球好了,那今年2015年的MWC它在「終端方面」、「電信網路方面」、「雲端方面」到底有哪些指標上面的意義呢?
(1) 「終端方面」Apple雖然沒有來參加今年的MWC展覽會,可是你隨處看到的終端設備,不管是「Smartphone智慧型手機」也好,在「穿戴型裝置」方面也好,甚至在小額付款及轉帳等銀行及信用卡服務方面也好,透過手機做串流影音(Video Stream)轉接到(4k/8k HDTV, Big screen)大電視上面的服務也好,或是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眼紋識別、3D列印、虛擬實境、微型投影、穿戴型裝置、平台APP服務應方面也好…都可以或多或少看得到Apple的影子。這代表著一個很重大的意義,那就是Apple的一舉一動已經成為「終端方面」唯一的指標了。終端的外型大概已被Apple及Samsung做到極致化了,有邊框或是無邊框的螢幕Display大概都在5~6吋以內,不會再大了。照相機的前/後置鏡頭的解析度及拍攝等功能也被Apple及HTC定型化了,其他再炒作的功能多鎖定在NFC小額付款,指紋還是虹膜辨識功能,無限快速充電,可以隨插即用與大螢幕TV,微型投影,3D列印,與穿戴型裝置(手錶/眼鏡)等直接與雲端結合…等等方面。所以終端看起來已走到一個瓶頸區了。退出的多轉向另外一個「紅海市場」---「穿戴型裝置」去了;還撐在那的終端廠商不是往Apple版的規格路線走,就是得跟著「小米」往最便宜的價格模式衝下去,其他沒什麼太多的選擇了。
(2) 「Smartphone智慧型手機」的「量」「價」結構將會呈現「兩極化」的走勢,前面說過運營商在3G商轉4G的道路上,發生相當崎嶇的差異化投入,而且由於機種Model轉換的太快,一般小一點的手機製造商根本無法支撐,大的又會因為Apple效應而死在半途上,連原來手機上氣勢如虹的Samsung,在這次的MWC裡也偷偷的把他自主研發的Tizen OS給拿掉了。當然,中國大陸市場是有他相當大的影響力,但是也就是小米了(加值加量不加價)還算是有一點指標性的意義。但是聽說印度要出來一隻只有US$80元的Smartphone在下半年,我看中間的一些品牌手機會相當的辛苦了。其實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功能,它的Utilization被使用率與相對消費者,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Usage pattern使用模式來說,是相當「偏低的」。也可以說它未來在硬體方面的發展應該已經到了相當的瓶頸階段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手機製造商已開始出場,轉換到「穿戴型裝置」上面去了。而且5G已經喊出來的「智慧型手機」要能帶電使用不停息一個星期以上,我看未來要勝出的終端廠商,可能要頭疼很久了。
(3)
再說到「穿戴型裝置」好了,看起來廠商方面是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但是如果我們回到市場面去看的時候,殘酷的事實是「真正的消費者」可能還要一段不算短的適應期,有點像是「製造者」和「真正的使用者」之間,還在彼此謀合(match mapping)的階段。不過在好的一面是「想像空間」相當的大,也有很多是跟「大數據」要結合在一起的應用。廠商是把「大數據」說的是神龍活現,神奇的不得了。不過我個人認為,這些都還需要渡過「真正的消費者」適應期及考驗時間。由於「穿戴型裝置」硬體的發展一直發展的速度都很快,前面提過的「電池」仍然是一個要突破的瓶頸。但是在軟體及服務方面,如果要跟「大數據」扯上關係,又要透過「IOT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去解決一些人機介面的問題,我看也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弄清楚的東西。說到「IOT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其實很多都是從技術的角度或是M2M的角度切進去,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被證明是一條絕對正確的路,但是如果就今年MWC在IoT Conference上看一些,已經成功的案例(例如:車隊管理,水電瓦斯費用管理及監控,道路交通運輸管理,或是客製化機器人生產線,綠色公車輸運管理系統,UAV無人飛機物流系統…等案例,也許發展IoT的model多以B2B的model比較多,另外一個是「都需要去做跨業整合」,還有一個就是,應該先回歸「Business Model生意模式」的基本面,確定以後再回到技術面做創新突破,還有就是需要從服務面去想產品的「翻轉式思維」模式,去做產品的設計及生產。其實「穿戴型裝置」就是IoT在應用上一個相當值得發展的空間,目前如果從技術角度去看的話,其實大部分的技術是成熟的,不管你是採用「非接觸量測」或是「接觸量測」,其實都不是難事,可是問題還是要回歸到「消費者的感覺怎麼樣」,就像Apple Watch推出來的時候,許多人(小費者)還是用「Watch錶」的角度去看它,後來Apple終於打破沉默,公開了他們當初設計團隊,在設計Apple Watch時的基地及基地的設施,以及他們每天為了去抓出使用Apple Watch的「使用方式所累積的數據」,讓消費者了解Apple Watch是一支「Health Care的Watch dog」的概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前面提過,其實每一個「區隔市場裡的消費者」他們對於「穿戴型裝置」的感知度是不相同的(這一點很重要),所以為什麼B2C的model那麼難做,就是在這裡。根據MWC的預測未來3年是「穿戴型裝置」的高峰期,但是也有專家預估這將會是另外一個「紅海市場」。
(4) 在「網路方面」(目前)由29個成員(其中包括Ericsson、華為(HW)、Alcatel- Lucent、Nokia、France Telecom、Telefonica、NTT docomo等全球主要的電信設備廠商和運營商,以及AAU、Aalto、CTH等十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甚至包括非電信行業的BMW Group、Anite、Elektrobit等)組成的METIS 2020(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 for the Twenty-twenty Information Society,在今年的MWC裡已明白地揭示,第一個5G商用網路最快也要到2020年以後才能實現,據保守的估計5G很有可能會延後到2024年才可能大量穩定的商轉。所以依照前面所分析的4G那麼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來,4G還是得回到原來定義的「需求」面去檢討及解決問題。從技術標準的角度看,按照ITU的定義,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就可以作為4G(LTE)的技術之一。從電信營運商的角度看,除了與現有網路的可兼容性外,4G要有更高的「數據吞吐量(Traffic Volume)」、「更低時延(Latency)」、更低的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Reduced Cost, higher energy efficiency)、更高的鑒權能力和安全能力(Security)、支持多種QoS等級。從融和的角度看,4G意味著更多的參與方,更多技術、行業、應用的融合,不再局限於電信行業,還可以應用於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等行業;enhance手機等終端設備裝置能做更多的事情,例如除語音通訊之外的多媒體通訊、遠端控制等;或許區域網、網際網路、電信網、廣播網、衛星網等能夠融為一體組成一個通播網,無論使用什麼樣的終端裝置,都可以享受高品質的資訊服務,向寬頻無線化和無線寬頻化演進,使4G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上去。當然從營運商的角度,要去想一想: ①以前「吃獨食」的營運模式,是不是要改一改了,要怎麼樣的去做「融合」及「跨業整合」。②如何一邊提高「經營效益」,一邊還要做「Cost Down」營運成本,其實是目前3G跨入4G所遇到最棘手的問題,其實光是在因應各種不同的QoS需求下,要如何做coverage、higher traffic volume capacity、higher data rates & reduced RAN latency、enhance
to support massive connectivity…等就相當大的挑戰了。③如何因應逐日增多的IoT、雲端Cloud、VR/AR、Data
Stream…等的需求,網路的靈活性,安全性,以及各種商務配套及備援機制等的建立,都不是相當容易的事。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去MWC回來順道去參訪「華為」的一點小小的感觸,我是去了一趟「華為」在上海的4G研發基地,及一個專門做700MHz天線集成技術的研發中心參訪,大家做無線電的朋友都知道,整個無線通訊技術裡面,固然是包羅萬象,但是最容易讓人家忽略,也是最難做,也是無線電通訊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天線及天線集成的技術」,不管你的主機也好,整個電信設備body也好,不管你做得多好,如果你的無線電發射及接收的集成部分,以及天線還有Power等部分,如果做不好的話,那一切都是白搭。華為為了把3G/4G使用低頻的700MHz這一塊市場吃掉(主要在非洲、中南美、及Emerging Markets新興市場),他把所有的天線雷達技術人才,及幾乎全世界各地區市場的地形地貌收訊模擬等,全部集合在上海的研發中心,花了相當大的心力,做得非常徹底,光是這種雄心及投入,我看任何想要跟他競爭的對手,都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這一種,投入的決心及毅力。我在幾天的交流下也認識了一些,他們從外地回來的工程師,據他們說,華為為了讓這些年輕工程師們,在像非洲那些偏遠國家及地區工作,他們是做整家移民方式(甚至是整個環境),在當地整地蓋房舍,然後將他們的整個家庭搬遷過去的,還說有一次在非洲發生了一次工程意外事件,他們的總經理在第一時間,立刻包機去當地現場協助解決的,光從上述這些他們的投入及一些點滴的事情看過去,華為能在短短幾年之間,就從中國大陸出發,一舉成為全世界跨足電信設備及電信周邊及終端的大供應商,不是沒有道理的。
(5) 「IoT物聯網」在MWC的會場裡,可以說是隨處都可以看到,Approach的方式各家也差不多,都是有一個「Open Platform」開放式的平台,提供原始碼給要implement的廠商,相關自動化的機制都已built in在裡面,看一家也許覺得還不錯,看了很多家以後的感覺是,不管你是走B2C、B2B、或是B2B2C…「IoT的技術層面已相當成熟了」。其實現實的是「IoT的業者是一頭熱;而反觀消費者這一端,好像還沒有ready的感覺」,我想諸如: 「資安的問題」、「個人隱私」的問題,應該是目前消費者,普遍猶疑不前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就是「Home Devices的規格難以統一」(這裡還沒有包括家庭裡既有的老、中、青三代的設備你要怎麼來整合呢!) 所以,IoT在技術方面根本沒有問題,但是在Business Model上面,還要做很多功課。當然IoT是當紅辣子雞啦! IoT涉及的情勢,如果就這次的2015 MWC看過去的話,大部分都聚焦於汽車自動化、智慧家居及辦公室自動化及3D列印等方面。我個人認為,IoT的Boundary邊界其實已超出了個別廠商的能力範圍之外了,應該從一個整體「產業鏈」的觀念看過去,甚至於應該有一種「跨業整合」的觀念比較正確,而且根本不是一年以前,大家講的M2M那種狹窄的範圍裡面,講一點「機器人」、講一點「大數據」…等等的,就解決了。這裡舉一個實在的例證好了,我們都知道日本在「家用電器品」、「仿真型機器人」、「音響及彩色電視」等方面,在世界上是執牛耳的地位。而大家在IoT裡提的最多的,首推「Smart Home智慧型家庭」及家庭自動化…對吧! 其實,日本早在10年以前Internet正熱的時候,就曾要發展「Home Gateway家用閘道器」(利用手機去控制所有的家電),其實那就是今天「智慧型家庭」及「家庭自動化」裡最重要的一環,應該說的更正確一點,日本的NEC也確實發展出了一套「Home Gateway家用閘道器」來,可是當它推到市場上以後,才發現現實市場裡,已經存在在各個消費者家庭裡的電器品,根本不全是NEC的,更不要說一定全是Made from Japan產品了,光是要去整合就比登天還難了。回頭來看今年MWC在IoT上面的標語: 『Smart Life and Smart Lifestyle』看起來和日本當初DoCoMo/NEC等業者,一開始的構想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一樣,仍然先走B2C的model,我相信這會跟日本的結果接近。綜觀看來,IoT從B2B有可能會走得快一點,最少從Apple、IBM、 Microsoft、Intel等在IoT上面的發展腳步,及我前面提到的「規格大一統」的基礎上,再加上3D的雲端列印已成熟,隨著這股風潮先走「B2B的IoT model」也許是對的選擇。
(6)
「工業4.0」是這次2015 MWC新出來的議題,主要是由德國先發起的,接著是我們大家都跌破眼鏡的是,竟然是中國大陸跳出來跑第一名,再其次是歐盟成員國也紛紛出來響應。在德國Simens的展覽攤位上面,可以找到許多他們成功的經驗,我看了以後個人覺得其中最核心的思維就是: ①製造業的「流程」思維改變了,以前是「由內往外」的流程思維,未來將要改成「由外往內」的流程思維。②先有「產品」的概念,生產線就可以「製造」得出來的新思維。③未來的製造業將是一個「少量多樣」的產銷model,而且是「客製化」的model了。④「工業用機器人」及「AR跟VR」開始大量進入生產線。⑤「綠色工業」是「工業4.0」要走的路,以後工廠生產製造不再會是一個污染的來源了,所有製造出來的產品都是可以完全回收的產品。⑥製造業重回「美國、德國」等工業大國是指日可待的事了。當然如果我們看回來台灣的話,台灣大部分是SME中小企業型的製造業,要走「工業4.0」我看不太可能,可能也沒有那個必要。但是,上述這些「工業4.0」的經驗值我們應該吸收學習起來。舉一個小小的例子好了: 例如我們台北市及台中市早就對過多的「二行程機車」想要汰換掉這些汙染源,也都做了「大眾捷運」及「專用公車道(含台中的MRT專用車道)」,其實可以學學「英國的綠色公車系統」,他也是使用一般的公車或像台中的那種聯結車,最重要不同的是,他們的綠色公車是採用「無線充電式的公車」,完全沒有汙染,每站與每站的距離大約是20分鐘的路程,公車走的是固定專用車道(與台北/台中的公車專用道相同),重點不同的是公車每一站「暫停上下旅客的位置」地下有一個「無線快速充電器在地下」,公車在暫停上下旅客的同時,公車就在充電了,公車回到總站也是停放在無線充電的格子裡,也可以快速充電。現場可以看到一家以色列公司「Wi-Charge」他們在無線充電上的創新,那真是無人能敵,他是根本用室內的燈光來做無線充電,也就是說以後你家裡許多地方,都不需要再設插座了,手機只要放在燈光之下,它就在無線充電了。
(7)
「Mobile Payment行動支付」無疑是這次MWC的亮點之一,前面提過Apple雖然沒有來參展,但是在會場內外,無論是平面媒體或是電視媒體,針對會場中Samsung所展示出來的「Samsung Pay」,都做了相當篇幅的報導,而這些評論中你可以很容易的感覺出來,「Apple pay」確實帶動了這一波的Mobile payment的熱潮。其實,Google wallet及NFC Mobile payment早在2013年的時候就被炒出來了,可惜的是反應不佳,進度緩慢。如今因為「Apple pay」一夜之間,豬羊變色鹹魚翻身,當然身為Android手機的龍頭Google,自不會放棄這個,天作之合的好時機。Samsung是透過收購「LoopPay」,搶進來卡位的,當然Samsung是看出來了ApplePay在美國市場所碰到的阻力,那就是「零售業者」的反應態度冷淡,所以Samsung pay在零售商這一面,是非常Friendly,並不需要去換掉,現行使用多年的,一些信用卡讀卡及刷卡機,確實引起了大家的注目,但是Apple也好,Google也好,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家都圍繞著Mobile Payment整個市場在到處結盟,拉攏運營商、Visa/Master等信用卡公司一起來做。看上去的態勢是:「電信運營商」、「信用卡公司」、「銀行金融業者」、「零售業/批發業/網購業者」(如:Google、淘寶網)、「終端手機製造商」(如: Apple、Samsung等)大家在搶地盤,都想吃大塊一點的大餅,都在做拉幫結派的動作,誰也不讓誰的味道很濃厚。問題是大家都不去問問,「真正消費者」的感覺,是怎麼想的? 像我就覺得為什麼一定要用手機去付錢啊! 尤其是在台灣,你到那裡去消費刷卡,早就被信用卡公司與大賣場,給綁死了,就算是能一卡通好了,也不用一定要什麼NFC、ApplePay…還要換SIM卡等那麼麻煩啦! 其實你只要有一個手機套子(或夾在手機背面),要刷卡/或感應的時候,還不是等於拿手機去付款,有什麼不同呢! 我現在就是把我的悠遊卡,夾在我的手機及手機外套夾中間,每次坐捷運的時候,就是拿手機一感應就過去了,和未來使用NFC沒有信用卡了,只有Token在SIM裡面交換,那種感覺根本沒有甚麼不同。當然,除非以後用NFC或ApplePay,刷卡可以更高的折扣,還差不多可以吸引消費大眾一點。
(8)
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s)無人飛行載具及「機器人」的發展,前者大家直接聯想到的是美軍利用UAV深入敵營監測敵軍的一舉一動,或是用來打擊恐怖份子的超級武器。UAV的發展最初確實是以軍事用途為主,但是從2015 MWC對UAV的商業用途來說,除了軍事用途以外諸如: Google、聯邦快遞、甚至Amazon等已經著手的Logistic物流、地理測繪、高空空照、緊急救援、國土監測…等一些非軍事應用都已經開始進入到實際規劃的階段了,從整體來看,台灣應該有相當的發展空間。另外在「機器人」方面,這次在MWC上,NEC 就展出了居家照護小型機器人「PaPeRo」,可以幫忙民眾從雲端管理陪伴家中獨居長輩或是小孩的健康與安全,同時也能配合音樂或指令搖擺移動,甚至,使用者可以透過機器人留話給其他家人。PaPeRo設有語音辯識麥克風,經現場試驗,說英文、日文及西班牙文可以通;眼睛的部份就是兩台攝影機,可進行臉部辨識;另外在耳朵、胸口及臉頰部份,則有LED燈,比如臉頰部份不同的亮燈,是顯示會顯示臉紅等不同反應,耳朵附近亮燈,表示有聽到使用者說的話;整個機器人共有9個感應器,能感應使用者的動作,最主要的放在身體中間,使用者觸碰後就可以展開互動。下方還有兩個滾輪,讓機器人可以做些轉動的動作。當然現場UAV及機器人還有許多的東西可以看,但是很少人提的是「法規問題」、「安全問題」、「軍用及民用的分界線」等等的問題,盡管如此,但是因為台灣在ICT上面的整體能力上很強,所以也許「設計團隊」去跟國外合作,但是「OEM」應該可以回到台灣來,因為在這一方面高精技術產品,大多仍是「少量多樣」及「客製化」比較多,這也是台灣未來必走的方向了。
(9)
最後來談一下「雲端」好了,其實雲端也好,或是IoT也好,長久以來都涉及到一件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資安問題」跟「個人隱私」的問題,目前大家在使用Google Cloud及Dropbox等雲端服務的時候,也許並不覺得有什麼侵犯隱私等嚴重問題,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的手機」就是「你」,而你的一切都在「雲端」的時候,你可能就要擔心了。舉一個實例好了,你現在使用Line、WeChat、Facebook…等,許多都已採「Single sign on單點登錄」了,開始時你會覺得很方便,可是你如果碰到不要說「被駭客駭到」,如果「你記憶不好把密碼給忘了」,那時候你可能就不存在了(有一天),所以你對「資安問題」跟「個人隱私」的問題,能不重視嗎? 當然看起來「雲端」發展還是很大一個蓬勃的市場,它的商機隨著IoT及AR、VR等的發展,也確實是會帶來許多商機來,但是話又得轉回來說了,因為雲端業者的IDC(Internet Data Center)根本不能單獨生存,最後他還是要靠「電信運營商」的網路來實現它所有的應用,你能捨棄「電信運營商」嗎? 當然話又說回來,「雲端」對「電信運營商」絕對是個「不定時的炸彈」,因為光是「雲端」(「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社群雲」等)與電信網路接觸的,就有「Device物」(可能是任何不定的終端設備)、就有捉模不定的「Service服務」、可能應用面的「Data Base資料庫及資料」、其他配合運作的「周邊系統或平台」,每一個都要先辨認Protocol Handshake一下,再做交易,網路的信號要非常好才行,可是平常在電信網路裡跑的,不管是手機終端等等,大部分都是先經過「電信運營商」在他的網路環境下,做過測試或認證過的Device,可是從「雲端」來的就….有可能有很多,不一定馬上可以抓出來的問題。所以「雲端」是一個要完全靠經驗去磨出來的生意模式,前面提過那麼多「電信運營商」4G裡要去解決的問題,當然多一個問題已經沒有甚麼了,只是未來「電信運營商」應該多會去選擇一些「可控因素高一點的雲端」生意先進去吧!
從上述這些論述看來「電信運營商」的經營角度未來會「愈來愈寬廣」,從Google、Facebook、Line、ApplePay、阿里巴巴、淘寶、Amazon…這些業者的,這幾年的轉變及發展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他們漸漸了解不管他們怎麼去變,只要還在「端、網、雲」裡面,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電信運營商」作為他的Partnership夥伴關係,他是很難做的;而「電信運營商」更是應該改掉以前「吃獨食」的毛病,授權出去走服務供應商SP「Service Provider」的角色才是對的,建好核心網路、建好周邊的運營設施,建好基地台的覆蓋。同時,要走出去,多跟人家合作,走出只經營「水管」的概念,未來寬廣的大道正等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