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創新的本質」讀後心得



「創新的本質」讀後心得


陳 益 誠

2015/03/09

看過許多「談創新」的書以後,總覺得好像大部分的基調,多是從「技術創新」的成功案例及角度去寫的,而且清一色多以「歐美公司」創新成功的故事作背景。「創新的本質」這本書其實是我刻意去找出來的,因為它有幾個特別的地方,特別有看頭,是有別於其他「談創新」的書。先說這本書出版的時間背景是2006年,我們大家都知道,那正是日本最不景氣的時候,也就是一般日本人所說的「失去的十年」 (註:1995年8月日本的兵庫銀行、住宅金融專業公司、太平洋銀行、阪和好銀行、京都共榮銀行等地方銀行及金融機構發生危機開始)一直往後的十年到2005/2006年才開始有一點回升的跡象。不過很可惜的是日本又碰到2008年開始的全世界金融海嘯,所以也有人統稱這段時間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其次是,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作者: 野中郁次郎 ,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戰略研究所教授 ,一橋大學的前身是東京商科大學,在日本是相當有名的學校,並且該校因為是商學領域權威,所以畢業生以從事銀行業和金融業居多。論排名,一橋大學在私立名校的慶應、早稲田之前。並且這三校在校風上迥然不同。 所以這本書裡的13個創新案例不但寫得非常細膩,而且作者也把他們的「成功關鍵因素」以及與其他案例不同的地方,也寫的很詳盡 (有一種站在讀者來讀這本書的角度,來寫出這些案例的比較及差異)。再則的是,這本書不是出自那種在會議桌上高談闊論大老闆之口,而是作者,將那些與各位讀者一樣,每天上下班揮汗工作的日本商人,於其克服障礙之後,所產生的各種新「知識」實例,當作“活生生的材料”原封不動的傳達出來。而且,在本書中登場的男女主角們,既不是什麼有名的企業人士,也不是那種每天過著朝九晚五日子的人。但是,他們都是一群有理想,有自己「夢想」的人,可以面對各種困難的「普通上班族」。正因為如此,所以,他們的行為思考模式的精髓才能和讀者埋在心中的原石產生共鳴。另外,讀本書我個人感覺它的亮點是: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在本業具權威的知名教授,而另一位是專門跑金融商業方面多年且資深的新聞記者),他們的搭配就好像在編導一部非常有名的舞台劇的演出一樣,「編劇」先把篇篇精彩的故事給勾畫出來,另外還是需要一個好的「導演」來指導演員們一幕一幕細膩的演出來,而這本書正是他們兩位,一個編一個導才能把這整整13個案例寫得非常詳盡跟細膩 (野中郁次郎 是專攻經營學的研究人員、而勝見明則是從事記錄工作的新聞記者,兩人的屬性不同,可以說是理論與實用、腦袋與筆桿、思考與探索…等等的結合,而兩人雖然都是站在發表著作的相同立場上,但是其著眼點和特色卻迥然不同。透過這樣的一個合作,讓本書所呈現出來的則是一種讓人煥然一新的感覺,讀起來自然就有一種輕鬆容易接受的愉悅感。) 讀過以後, 讓您真正能捕捉到一些您心裡可能真正要找的東西。

亮點報告

另外,我個人覺得這本書之有別於其他談創新的書,是有幾個特別值得一提的亮點,在此一一的報告如下:

(1).「緘默知識」(Tacit Knowledge) ------ 我個人認為是:「幾乎是所有坊間談創新少有的東西」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緘默知識」也有人稱之為「內隱知識」(一般我們大部分的知識的累積多為「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而「緘默知識」大部分多是需要透過組織去「群化」、「外化」、「融合」、「內化」幾個階段才能真正的成為組織賴以為繼的力量。而這種所由生的力量正是組織群體「創新」的泉源,當然這也許與為什麼許多的日本企業雖然遭逢幾度的經濟不景氣,但是卻能始終抱持著「終生僱用制」有關,像Canon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不過這裡所說的終生僱用與日本舊式的那種照顧員工一生的那種就是雇用慣例不同,而是重視知識資產的傳承和累積的「知識的終生僱用制」。從書中Canon的案例、Honda的案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來自於企業體,內部的「創新」,其最大的來源地就是「組織」,而「組織」之所以能夠產生「創新」動因基礎的根基,就是「組織」裡的「緘默知識」。另外,我們不是常常掛在嘴邊說: 「知識管理」嗎?其實知識管理主要是在講企業要「永續經營」,而企業「永續經營」最大的資產就是「人」,而人在組織裡最重要的價值全在於人與組織結合運作以後,所產生的「正確執行力」,而所謂的「正確執行力」的背後支撐因素,其中絕大部分則來自於「人」與「組織」在成長謀合的過程之中,所日積月累下來的「緘默知識」。

(2).這本書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平常化」、「生活化」、「細膩化」:這裡面13個案例裡,您可以隨處都感覺得到,就是一般像你我的「上班族」,過著跟你我一樣的「平常生活」,並不是這些人都是受過什麼專業的「創新訓練」什麼的,也不是一群特別選出來的專家或是用了什麼特殊的方法論或工具,他們只是一群懷有「夢想」,堅持為了築夢而行的人而已。如果把這些與「時間」及「團隊」扯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的是他們的耐心、恆心、及毅力(執行力)。如果再深化來分析,那就是團隊的「緘默知識」(內隱知識)跟「團隊默契」了 。除了「平常化」、「生活化」,還有一個特質是在這本書裡面,我深深嗅到的: 就是那種對平常生活中「細膩化」的自我要求,也有人稱之為「品味」因為許多的細節都是藏在一些常常不為人所察覺的地方,根據行為心理學及運動心理學的分析,其實我們人類絕大部份時候的動作,我們人都是無感的情形下做出的,Discovery裡的SCI節目裡,甚至警告人類,有可能這種「殭屍」行為模式,會因為「人機介面」日益頻繁的繁延下去,到2025年的時候可能會高達98%的人類行為模式都變得愈來愈殭屍化,到那個時候真有可能「智慧型機器人」會介入到人類的生活安全極限的危險中。再回到「細膩化」「品味」來好了,我們常常在無意間,日常的生活裡,看到或聽到有一些,人對一些人、事、地、物,有時候會產生一種發人深省,或是豁然開朗的情事,其實那就是一種不同的「感知」的情形出現。就像元代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鴨,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如果不是一個平常生活懂得品味及細膩的人,老樹不就是棵老樹嗎?跟鴨子會有什麼關係呢?小橋流水跟古道西風又有什麼地方會引起你注意的呢?那不就是最平常不過了嗎?其實許許多多的創新都是在我們開始學會「慢活」、「品味」人生以後,才開始「有感的」。說到這裡,其實日本人在這方面,所謂的「細膩化」確實是比其他外國人要多那麼一點點的,如果您有機會去一趟日本的「京都」,去品味一下他們的「京菓子」、「湯豆腐」,您就會體會到他們的那種「細膩化」的生活文化了。

(3).在這本書中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作者把每一個「案例」都分寫成「故事篇」及「解釋篇」兩部分,不但對每一個案例的從頭到尾,他們的「創新成功」經過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並把所以產生「頻頸」,而需要「創新突破」的重點,一一的點出來,尤其是在「思維」及產生「矛盾點」方面,多用圖形或比較的方式,把它清理得很清楚。作者在後面的「解釋篇」裡面,把每一個案例中的公司(組織),他們的「創新本質」一一的粹取出來(用「本質①②③… 」),並呈現在讀者前面。這種論述的方式我個人覺得非常喜歡,而且是一種站在以「讀者」為中心的思維角度來寫書的一種作為。不像一般舫間書架上裡的許多書,大部分的作者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肆意的去表達去寫,根本不太注意「讀者」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的可能感受及情境。

其實這本書裡面的13個案例也曾經在日本的專業管理雜誌《Works》(Recruit Works研究所發行)之中的專欄發表過,後來再經過野中郁次郎教授和勝見明先生將這些案例再經過改編分別分成「故事篇」及「解釋篇」,讓讀者更能夠catch到每一個案例的精髓,尤其是一些日本企業獨有的創新思維概念(Concept),真的和我們常常看到的歐美創新成功的概念有相當大的差異。就像美國人永遠不瞭解中國上面的人要的是甚麼一樣,在西方人的思維及眼裡面,要抓的當然是「金錢」排第一,其他的可以排在後面;可是反過頭來,如果看中國人,根本沒有人去管你「錢多錢少」,中國大陸在上面的人根本不怕你「賺錢」或錢多,中國在上面的人要抓的是「權力」,這一點始終是洋人看不懂中國人的主要原因。他們看著中國崛起,每天出來的「土豪」那麼多,好像一夜之間出來的中國「土豪」比西方人一年出來的「富豪」還要多,他們很難想像共產黨到底是在搞甚麼花樣。其實他只要讀讀中國的歷史就知道了,中國人要的是「權」,「錢」在中國人眼裡根本沒有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很難讓西方人去瞭解,說到這裡(剛想起來)還有一個也是西方人想不透的小地方,那就是我們一般人家裡吃飯的桌子,我們一般中國人家裡不管是窮還是富,都一定有一張圓桌子放在那供客人來家裡吃飯甚麼的,可是西方人家裡多是放的不是方桌就是長方形的桌子,對吧!其實我們中國人在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是一個很有文化的民族了,你看方桌或是長方形桌子吃飯的話,是不是比較需要把賓客的人數先點清楚一下比較好,所以西方人多在邀請客人來家裡吃飯以前先問清楚你今天是來幾個人吃飯,最好有個回帖以方便計算來吃飯賓客的人數。可是咱們中國人請吃飯就比較有禮貌,常說「請你們全家來我們家小聚一下…」絕口不會去先問你家裡會有幾口人來吃飯的,要知道這樣問是很不禮貌的,所以這時候圓桌吃飯就有效益了,來八個人剛好一桌,來十個也可以坐成大滿貫,再來一個擠一下,就算你全家大小12口全來了,也沒問題,來來來擠擠!擠擠!還不是都成一桌了嗎?(當然有點在說笑)但是咱們中國人吃飯還真是學問大,就是從圓桌開始的。就像歐美人說中國崛起,那不就是「山寨」版嗎?(語帶輕貌的樣子),可是如果我們看看過去5/60年代的日本,其實也是先從「模仿」歐美科技先開始的,「山寨」跟「模仿」雖然有點不一樣,但是跟完全「竊取」是很大不同的,其實很多成功的創新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多多少少有一點是先從「模仿」先去摸索的,不是嗎?但是如果你再去看看今天中國大陸的,不要說「淘寶網」到美國去IPO好了,就拿今天的「小米手機」好了,你還能說人家「山寨」你嗎?

分享學到的概念

全書共分為五個章節,而這13個案例都是配合著這五個章節的主題穿插在裡面的,像第一章是執著於產品的「概念」上寫出來的,一個案例是日本三得利「體內均衡飲料」(Dakara),重要的是在那種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的「廣告概念」竟然顛覆了所有過去的傳統,因為大部分的所謂飲料廣告多是採用「喝下」的畫面來表達飲料的概念廣告! 可是日本三得利的「體內均衡飲料」(Dakara)卻大膽的採用了人偶的尿尿小童「尿出」的方式來表達,大家一定很難想像的是,日本三得利公司為了從日本非常非常競爭的飲料市場(非酒類飲料)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根據書中的論述,日本的飲料市場年規模營收(2000年的統計)大約是4兆5千億日圓,幾乎是日本啤酒與發泡酒的同等規模。但儘管如此,這個巨大的市場卻可說是「千種選三」的完全競爭世界,因為每年都會有將近1000種的新產品問世,但是到了隔年卻只會剩下2~3種左右存活下來) 整整花了快四年的時間才孕育出「(Dakara)體內均衡飲料」這個產品及它一系列的思維定位、產品行銷、及廣告露出的概念來。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的「創新本質」是:

(1). 在創新開始的階段:


      1.1「概念就是品牌的生命」
             只有擁有靈魂的產品才能夠持久(日本三得利公司經驗)
          1.1.1. 不要胡亂命名
          1.1.2. 不要胡亂設計
          1.1.3. 不要胡亂製作內容

       1.2 不依賴市場調查資料,以接觸「人」為憑
          1.2.1. 因為飲料這種產品,消費者是不太會花腦筋來想的,購買的時候是跟著感覺走,                       而消費者的感覺是喝了以後才會出來。
          1.2.2. 如果單從競爭品牌「寶礦力」(運動飲料,20年穩居榜首,單從飲料本身幾乎找                         不到它的弱點,根本沒有創意的著力點。

(2). 在創新執行的階段:

       2.1 創造一個完全屬於個人的飲料
          2.1.1. 個人「希望的元素」定義成飲料的「原料」
          2.1.2. 根據個人「心理」「期望」的情境去做成飲料「調配」的模式
          2.1.3. 飲料的外包裝有代表自己的「圖文」
          2.1.4. 透過「通路」送飲料給你(初期只有透過網路上訂貨)

(3). 在創新完成的階段: (喚起消費者的共鳴及有感)

日本三得利公司「產品開發小組」在本案例一開始的時候「概念建立期」,是從先選擇「寶礦力水得」第一品牌做為學習的對象,在經過徹底學習之後,找到了連「寶礦力水得」都未注意到的「創造可以和消費者共有的Context(可以藉以拉近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的一些東西)與關連性的地方」(一種完全屬於個人,符合個人「心理」「期望」的飲料的那種感覺,而且在個人喝過這個飲料以後,或是在電視或通路廣告引令下會喚起你的那種共鳴及感覺)。


在這個案例裡日本三得利公司「產品開發小組」引用了「日本傳統武士道」的一種自我革新的方法論: 「守、破、離」。所謂「守、破、離」係指從武士和茶道等日本傳統文化傳承下來的概念,其中「守」的意思是遵守基本形式,並作為模仿的對象,像目前舫間最流行的「標竿學習」(Bench Marking)就是一個例子,而「破」的意思則是從基本形式之中破繭而出,以試錯的方式來發覺自己樣式的階段;至於「離」則是跳脫基本形式,並創造出完全嶄新的獨自形式。

接下來就這本書的其他12個案例,在此就不一一的贅述了,有待您自己去體會感受吧! 不過也許有一些觀點可以拿出來大家討論一下的(如下所述):

1. 創造和創新之所以不是那麼容易,主要是因為無法使用邏輯分析來解析(Breakdown)被指定的命題如果可以使用邏輯分析來達成創新的話,那麼應該是多麼輕鬆的事。事實上,所有的創新都是在矛盾消除過程中產生創造性與革新性兼具的技術開發或產品開發,都不是從邏輯分析中產生,而是從互相對立的事物被辯證法的綜合運動連續作用之後產生的。例如:案例中Suzuki 50c.c.輕型機車「Choinori」創新成功的案例,在剛剛一開始的時候,是因為碰到中國大陸市場的「價格競爭」,而日本的人事成本照理講根本無法與中國大陸競爭的,如果從任何邏輯方面去想的話,要想突破創新根本就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當時的董事長「鈴木修」只抱著一個夢想「排氣量1c.c.= 1,000日圓」,所以這個案例之所以最後能夠成功,僅僅是憑著「一個夢想,一個理念」而闖關成功的。當然這個案例在一開始的時候,大家的思考邏輯都一樣,那就從「降低規格,節省零件」去著手(99%的人應該都會先從這裡開始),沒有錯Suzuki也錯走了這一條路,走了好久。但是後來終於走出一條「跳脫思維」的道路來:(兩個突破思維點,值得學習的地方)
  • 第一個突破的思維是【不考慮「顧客的最大公約數而以自己的價值觀」重新出發開始,因為顧客的最大公約數是來自於「既有摩托車」的框架概念,但是Suzuki跳脫了這個思維,重新回到原點「從在自行車上裝上引擎這個地方開始」。其實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是在「那個當下」的時候每個參與Project的人,都很難從「摩托車」跳回「自行車」的。就像亨利福特本人所說的:「當年發明汽車的經過,所有的人根本沒有汽車的任何概念,想來想去最多只有更多的馬去拉車,才會跑得更快。」就因為是從「在自行車上裝上引擎」來重新思維,結果才孕育出不需要有一個像摩托車置物的架子及放頭盔的空間,更不需要許多覆蓋引擎的東西及零件,也不太需要許多的儀表板及複雜的感測零件等等的,成本完全集中在真正必須的地方。
  • 第二個突破思維是「以超品質(Over Quality)的技術來減少零件數量的逆向思考重新再回到「設計部」。這裡Suzuki引用了以前製造「比賽用的摩托車」的技術及設計概念,重新將引擎改造成「鋁製電鍍引擎」。這個思維的突破則更不容易了,因為是一種完全的逆向思考。因為在當時那個氛圍哩,如何減低成本的框架已經把大家都框住了,怎麼可能從「超品質(Over Quality)的技術」去想呢? 但是Suzuki從賽車型的摩托車引擎需要瞬間發熱的技術上找到靈感,因為一般的家用摩托車並不需要瞬間加熱以急增引擎的爆發效率,但是在賽車場裡的摩托車,則需要在分秒必爭的情形下讓引擎隨時隨地的都能產生最大的爆發力,所以Susuki想到採用「鋁汽缸的內部進行電鍍」以提高放熱性和磨損性的技術,結果一般摩托車必配的冷卻風扇等也變得沒有必要了,引擎也變輕而不失其效率了,完成了Choinori 50c.c.輕型機車的整體project,最後的品質不但不輸給任何其他的輕型機車,價格還比以前的輕型摩托車要更便宜很多,而且也順利成功地打入中國大陸的市場,真的是顛覆傳統,跌破所有專家的眼睛。

2. 「中間幹部」和「經營階層」之間應具有維持「動態性關係」的條件。在本書中因為都是日本公司的創新案例,所以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被歸類於「非美式管理模式」的公司,在日本公司裡的「階層」概念比較重,所以在「Top Down」的管理執行力道方面,也就比較一般美式組織管理的公司要強烈一點。但是有一點是我們大部分人沒有察覺的,那就是這些創新成功案例的公司,他的經營層是非常「尊重而且支持」「中間幹部層」的意見,而且他們之間的「動態性關係」的條件是非常穩定的。就這一點個人感覺得非常深刻,因為以前年輕的時候曾經在一家日本公司上過班,當時我是負責做CKD/SKD的技術移轉工程師,所以被派到日本去受訓,還記得是住在東京涉谷(Shibuya)地鐵站的西口出來,順著青山道一路往上爬坡,大概要走半個多小時左右,一個相當癖靜的巷子裡的日本宿舍裡,每天早上要走過附近的代代木公園(是日本訓練摔角選手的地方)去上班,當時我就發現日本公司裡對所謂的「骨幹幹部」非常的敬重(有點像我們台灣公司工廠裡的老師傅級的工頭吧),我們每天都要聽他的指令上生產線去學習,我們當時總覺得他好像什麼事都要管,官階又不高,在工廠裡也好或是在公司裡開會,都是聽他一個人的,而且沒事就吼來吼去的,非常煩他,後來我們受訓完回到台灣開始在一些公司工廠裡作技轉的時候,他有時候也會來台灣看這些技轉的產線,發現他的態度變得180度的不一樣,後來跟他一起喝酒變的比較熟了一點以後,才慢慢地瞭解他,其實他是一位非常有耐心,非常細心,非常愛老婆及小孩的老工程師,跟我們當時在工廠裡看到的他完全不一樣,因為當時的日本公司工廠仍大部分採的是「終生僱用制」,所以許多的技術技能多靠這種所謂的「骨幹幹部」在做技轉,有點像我們說的「學徒制」一代傳一代下去,尤其是一些所謂的「產品多樣化但量少」的生產線上面,需要在生產的動線上經常因為不同的產品生產需要調換模具、製具、及做定位或校正、材料調換等工作,而這些幾乎都要靠技術熟練的工程人員去做,以減少線損及不良率的提高。如果回到日本所謂的「失去的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許多日本工廠之所以仍能夠屹立不搖的再往前發展,靠的就是這些「骨幹幹部」及組織的「緘默知識」。書中有一個非常好的實例可以參考: 就是日本食品大廠Mizkan集團於2000年3月推出「無臭納豆」的案例,當時Mizkan在日本已經是醋及其他米製食品(「什錦醋飯」、「飯糰山」或發酵類的食品最大的工廠之一,也有自家的「金粒」納豆,但是市占率始終無法跟納豆第一名「高野食品」的「阿福多納豆」(9~10% vs 26~27%的差距),當時負責研發的竹村浩在Mizkan算得上是一位資深的「中間幹部」了,為了研製「無臭納豆」讓更多的人能夠接納納豆,擴大納豆的市場佔有率,花了將近4年的時間終於從稻稈及枯草中培養出無臭的納豆菌,但是為了行銷需要去調查原本吃納豆的消費者對納豆臭味的那種習慣性,以及新進的消費者對無臭納豆的喜好度,甚至於想了解一下原本吃納豆的消費者對無臭納豆的反應等等,竟然向公司高層提出要求包租下幾間不同區域的超市來做近觀瞭解。話說回來,在台灣的話通常會請一些工讀生去做市調,或是請一家廣告公司去就近查訪,可是如果要包下整間超市來做近觀,一般的老闆真的很難接受,因為那會是一筆相當龐大的費用支出,而且一租就是好幾間超市,可是Mizkan的經營層不但全力支持,而且連竹村浩提出請當時最紅的電影《超女》中演技不錯的工本信子來當產品的發言人,讓她以悅耳的Sound Logo來連續做「無臭納豆」的廣告。當竹村浩提出這些要求以後,公司的高層不但沒有反對,而且立即的全力支持去做。2000年3月剛開始只在名古屋一帶銷售就站上所有納豆品牌佔有率的第一名,接著開始橫掃整個日本市場,也獲得了業界的最高市佔率,Mizkan也很聰明,也隨後又推出來一款「骨元氣」的湯品,主要是推廣促進骨骼的成長健康,比平常的湯品多出1.5倍的K2,也跟著「無臭納豆」一起大賣。從這個案例裡我們可以很容易窺伺到日本公司裡,他們的「中間幹部」和「經營階層」之間的那種「脣齒相依的關係」

3. 「團隊默契」是孕育創新突破的基石。在本書的好幾個案例裡面,幾乎那些「創新的思維成功的點子」都是經過好多年不斷的嘗試才突破出來的,當然前面講過「緘默知識」(Tacit Knowledge)是一個重點,而這些「內隱知識」都要靠時間的及經驗的不斷累積才逐漸型碩而成的,可是我們不可以忽略的地方是日本人講: 「團隊默契」」這個部分。建立「團隊默契」乍聽一下,以為是像我們經常在企管課程中看到的,諸如「團隊契合訓練課程」之類的東西,事實上從案例裡面看,就是那種「團隊間的那種彼此運作的一種默契」。就像書中Honda汽車、Canon的研發團隊、以及製作《神隱少女》一舉成功的吉卜力工作室富士通的「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松下電器的「離心力全自動洗衣機」等,幾乎所有的案例中都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他們的這些創新成功的背後,都有一群執著的團隊及靈魂型的人物。就拿《神隱少女》和宮崎駿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案例來說好了,宮崎駿的作品早已在台灣及全世界風行多年,像《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魔法公主》《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地海戰記》…都或多或少的隨著我們小的時候一起成長到大,但是我們大家都以為只是宮崎駿在主導一切,其實吉卡力工作室(300多位工作人員)裡還有許許多多了不起的人才在那兒,講起《神隱少女》好了,這部動畫片不但在日本國內與國外創下空前的304億日圓票房,超越1997年電影《鐵達尼號》,為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2002年更贏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該片在世界其他各地也多次獲獎,對一向以動畫卡通引領全世界的美國迪士尼都為之震驚。根據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表示,以宮崎駿的作品為例,一百二十五分鐘的《神隱少女》總共畫了十一萬兩千張,平均每秒十五張;《崖上的波妞》更上層樓,一百分鐘就用了十七萬張,平均每秒二十八張。所需的協調、整合、默契,都是團隊工作的挑戰。就如書中所說《神隱少女》這一個劇本好了,其實很多精彩的故事及橋段都是宮崎駿鈴木敏夫平常生活中交談無意間產生出來的橋段,像湯婆婆及一些不良債權衍生出來的東西,還有無面人在戲中的腳色及對千尋的好感,還以錢婆的魔法救出了收傷的小白…很多故事中的故事都是宮崎駿鈴木敏夫在交談中激盪出來的,他們兩人的默契關係比男女朋友之間的那種默契還要契合,再加上久石讓的配曲,真的可以說是絕配。大家可能不知道,宮崎駿其實非常喜歡小朋友,他特意在工作室旁,設立了一家幼稚園「三匹熊的家」,就讀的小朋友全是吉卜力員工的孩子。宮崎駿的用意,一是讓有孩子的工作室員工可以安心工作,二是大師可以隨時觀察兒童。「我每天都會去偷看幼稚園的小朋友在做些什麼,在這過程中,發現小朋友每天都在成長,這會帶給我創作時的勇氣與動力,」宮崎駿感性地說,「我覺得這些小朋友其實是給大人們一些希望。」從「觀察」與「相信」中,發現「希望」是促動許多宮崎駿作品產生創新思維的起始點(根據BBC訪問宮崎駿創作回憶時說的)。綜上所述的案例,其實一個「團隊的默契」是應該從一個團隊成員們,最「簡單平常的生活之中」慢慢去培育出來的。一般階層管理體系的公司裡,只寄望一年幾次的團隊活動或教育訓練就希望能培育出所謂的「團隊的默契」,其實是不怎麼實際的。

4. 「投入(Commitment)」這個字。它的意思是,一言以蔽之,就是團體中的每個人對工作的主體性參與。投入的概念之所以引起注意,主要是因為已經進入了知識創造的時代,而每一位員工則必須具有符合這種要求的能力之故吧。組織中的知識,是以公司的願景與意志,以及高層的夢與想法作為背景,所創造出來的東西;同樣的,個人的知識,也是從每一個人所懷的夢與想法之中所產生出來的東西。在富士通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實例中,可以把這種情況說得非常清楚。這項產品從開發到完成的時間長達20年,開發者到底是如何保持他的全心投入呢? 從管理的層面上看來固然重要,但是,從人類的生活方式的這一個觀點來看,也可以獲得很大的啟示。其實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簡稱PDP)技術最開始是在1966年美國伊利諾大學先提出來的,當時是採用氖(Neon)元素放電出來的橘色黑白畫面(Monochrome),畫質並不那麼好,只是做做文字的顯示,當時並沒有要成為彩色電視的構想,後來這項技術被日本的富士通首先引進,但是直到1973年日本廣島大學的教授內池平樹(目前是佐賀大學的教授)引導學生做論文的時候被提出來的一個想法: 當時想「為什麼不利用PDP把它做成《掛牆式的電視機》呢?」,而當時有一位學生滌田畢業以後被分到富士通的明石工廠(兵庫縣明石市)做黑白PDP的研究,其實當時大部分的人對坐「彩色PDP Display」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這位剛剛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卻非常執著的堅持這個理想,依當時的情景,其實大部分日本公司的研發(R/D)還是比較偏重公司短期的利益目標及指標(其實絕大部分的台灣公司又何嘗不是呢?)的,所以滌田只能在工作之餘,利用空餘的時間去不斷地做各種可能的實驗,那麼為什麼PDP被認為不可能彩色化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耐久性的緣故,發光時產生Plasma狀態的正原子,和瑩光體碰撞之後會破落受損,因此,無法長時間持續發光,會有馬上變暗的缺點。其原因是附於兩片玻璃基板上的電極採用了「對向放電方式」,因此,放電在前後兩片玻璃基板之間產生之後,正原子會朝對面的螢光體碰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滌田想到了「沿面放電方式」,將兩個電極排列在玻璃基板的背面,所以,當放電在這兩個電極之間產生時,正原子可以在背面的玻璃基板面上飛舞,而前面的螢光體則只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不受傷而發光。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再實驗,終於能製作出一個5吋的PDP彩色小面板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被研發的主管看到,才開始有了小適量的研發資源支持進來,一直到1990年終於能夠小量產製一個15吋全採,比較穩定顯示的面板出來,21吋全採PDP真正量產(1,000台)還是1992年的事了。前前後後近18~20年的時間,如果不是那種堅此百忍「投入(Commitment)」的精神,是不可能催生出來的。由這本書13個案例看來,任何一個「創新」不應該只落點於一些「短期的目標」,更應該做一些「長期目標」的投入。

重回主題及結論

這本書的主題是「創新的本質」創意是要超越界限,跳離現有框架,重新定義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找出事物間的相關性,或是相反特質,將既有的元素打破,拆解,增刪後,重新組合,以呈現新的風貌,功能或是意圖。從這本書的案例裡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些成功案例的開始其實都只是為了一件事,都是為了「推出新的東西」,當然如果我們從學理上或是一些專家的分類建議裡,大家把「創新」可能包裝成,好像是需要先有一群人有相同的創新的理念開始,然後再從所謂的創新的內容實際去找,如果硬要去分類的話,根據專家們的意見是,創新有所謂的: 「技術創新」(根據統計市面上有將近90%的創新多屬於這類的創新),「體制創新」、「思想創新」、「經營創新」、「結構創新」等五大類別。但是如果我們重回到這些成功案例的原點,你會發覺其實創新就是「推出新的東西」。美國的萊特兄弟是動力飛機的發明者,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觀察鳥的行為。雖然看起來很無聊,但是我們今天超音速噴氣飛機的靈感就來自對飛鳥的觀察。畢卡索所發展的立體派是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藝術運動之一,而它的發展也是大量受到非洲繪畫風格以及一位元之前法國畫家Cezanne作品的影響。動力燈的概念並不是湯姆斯愛迪生創造的:在愛迪生之前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成功將木材、石蠟、石油和其他燃料轉換成了可控制和輕便的光源(更不要說在愛迪生之前就已經獲得電燈專利的Joseph Swan了)。所有這些案例都證明了一件事: 創新的秘訣就在於您對“新產品或是新的改良,甚至於一種新的方法或模式,不斷的去問「為什麼?」「尤其要站在最終使用者的高度及利益的著眼點去解決那些為什麼。只要您的思想或者您對現有思想的使用對於目標人群來說是新的,或者您以新的方式使用已有的概念,則您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一個創新家,就這麼簡單。

但是如果我們要去建立一個企業裡有「價值」的創新,我們還是必需要回到「團體跟團隊」的群體裡才能產生「團隊共生的默契」,在群體裡則需要一個「有堅持」創新理念,「有耐心」、「有恆心」、及「有愛心的」靈魂人物,一直在那裏默默的耕耘。當然即使在上述定義情況下,要想創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每個創新者應學會「觀察入微 挖掘問題」能耐,經常得對自身周圍的,不管是環境或是一些人事地物提出來: 「不同階段及角度的為什麼?」

  • 為什麼採用這種方式? 
  • 是誰首先採用這種方式的,為什麼? 
  • 他們還考慮過什麼替代方式?他們的創新思想替代了哪些舊思想? 
  • 我或我的朋友對我們的工作方式的最大不滿之處是什麼?可以採取哪些改進措施? 
  • 其他城鎮、國家、文化或時代的人們是如何從事該項工作的? 
  • 他們的設想或限制有何不同? 
  • 我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利用上述這些情況? 

許多偉大的創新者比其他人都更懂得問問題,而這也是他們獲得成功的秘訣之一。他們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是天才(不管天才的定義如何),也不是他們每天早上所進行的絕對機密的大腦訓練或者他們擁有多少財富,而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使他們發現了某些已經存在的觀點可能具有相應的新用途。

自己動手:提出問題是一回事,但是盡力回答問題則是另一回事。就創新來說,親自動手的經驗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您自己的獨特素質,包括您自己所討厭的一些素質,對於創新思維的形成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人對事物的看法和你完全一模一樣。

這意味著只要自己親身體會、觀察或動手,你就可以發現和觀察到其他人所沒有發現和觀察到的東西。這些觀察是創新的種子:您對於舊的思想或工具的看法可能會同您所在家庭、公司或城市中的其他人都有所不同,如果您堅持這種看法,則您可能帶來一項創新。

嘗試、總結經驗和再嘗試:最後一個是不要期待馬上成功。如果您所從事的工作對您和您的朋友來說是全新的,則很難預測結果如何。創新程度越大,風險越高,工作量也越大:創造新事物是一回事,要改變人們的思維或工作方式又是另一回事。

由於滿足您的好奇心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很重要的一點是您如何面對失敗。您是否有勇氣在面對失敗的時候不會感到沮喪和遺憾甚至還能提出更多的問題:為什麼會失敗?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下一次我要作那些改變?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則正如這本書案例上大部分的創新成功者一樣,您已經走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