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個人角度研究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其實人類從小長大學會認知以後,自然而然就會與周遭接觸的人做比較,「比較」其實是件極為自然的事,他幫助我們對周遭做出切合實際的評估,社會就是地位的階梯, 比較的結果決定處境,我要跟誰比,才有實質效益而非打擊?與他人相較無礙於我們的自信,會造成問題無非是因為:人類需要在與他人比較中自我評價。《破梯效應》作者奇斯.裴恩(Keith Payne)是北卡羅來納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他發現,人的內心(其實猴子也一樣)很在乎公不公平,甚至愛斤斤「比較」,因為這件事給大腦的感受,等同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本書的主旨「富裕與匱乏」常是從比較來的,我們的貧窮並非源自物質的匱乏, 而是心靈上的不平等。大部分人定義「幸福」跟「有錢」有很密切的關係,為了要追求幸福,拼了命的賺更多錢,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但不管是現實生活也好,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也好,都發現 人們並不會因為賺的錢變多,物質享受變好就覺得更幸福,甚至有時還會降低幸福感,這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相對的剝奪感,也就是說當你變得有錢的時候,周遭互動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物質水平,然後還會遇到更有錢的人。作者列舉了許多實際的例子:例如乞丐跟富翁在一起時,乞丐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很大不公平的感覺」,但是當這個乞丐看到他旁邊ㄧ個比他稍為過得好ㄧ點的乞丐時,他反而會特別的妒忌那個乞丐,甚至會萬嘆並抱怨,他們之間的「那種不公平」並把造成不公平的責任,委諸於是他人或環境使然的(並不會認真去檢討自己的不夠努力和責任)。另外,作者也曾在不同的上班或小資本做生意的族群中,做了上千人的調查比對:尤其是對「錢途」感到焦慮的人, 作者常提出一個問題「 你一個月到底需要多少錢才夠花用?」,結果很驚訝的發現「許多人甚至從來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其實焦慮「並非因為客觀上的匱乏,而是停不下來的比較使然」 但是,一旦察覺到自己在比較,我們也就有了「不比較」的可能。
另外,還有下列ㄧ些重大的發現,在他的訪問調查中:1.「 賺得比某同事少」 是多數人離職的主因,而且還為此放棄做得開心的工作。2. 有頭等艙的航班,經濟艙乘客失控行為的機率高4倍。3. 為什麼重金挖角來的人,反而會讓團隊的整體表現更糟糕。4. 人都有最高地位的慾望,卻與這世界日益不公平的現狀產生衝突。作者論述認為,人類這種天生來的「比較」是源自於人類的DNA,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現在的人類,和我們的老祖宗,在演化過程中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碰到潛在危機時,身體還有另一個關鍵資源可用,那就是水壓力荷爾蒙,會通知腎臟停止從血中抽出水份來製造尿液,全身上下的水份統統從細胞組織,轉進血液中隨時應付不時之需,這也解釋為什麼你在上台演講時恨不得能言善道,卻常常莫名其妙突然感到口乾舌燥。 最後壓力系統會啟動免疫反應也就是發炎, 壓力不會使身體增加能量而是哪用。 壓力反應不會等到身體防線被攻破後才行動,只要有個風吹草動身體就會緊急調動備戰狀態,採取先發制人的反應,壓力並不會創造新的能量,只是改變能量的方向罷了,當壓力反應在某個地方激發能量時,就必須從別的地方取走能量;人的優越感與生俱來,大家都有這種傾向,會覺得贊同我們看法的人聰明有見識,對於不贊成我們看法的人,會覺得他需要別人幫一把才能看清事實。讀了此書也豁然大悟,原來這一切不幸福的根源,都來自於自身,因為人們天性就是會比較,從知覺到人際與自我價值,從意識到無意識的層面,大腦持續在對這個世界做比較來讓我們更快速的因應變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