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六處特工傳奇』讀後心得
by JohnChen (Nov. 13, 2013)
1. 書名: 軍情六處特工傳奇
2. 作者:張紅霞
3. 出版:天蠍座製作文庫
5. 心得感想:
提到英國的軍情六處也許許多人不見得知道, 但是如果提到007的電影來, 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幾部007的電影吧! 其實007電影許多題材及電影中的背景多是採自英國的軍情六處, 各位也許感覺到在007裡的電影情節中,
主要多是以『人』為主題, 箇中核心人物: 詹姆斯龐德 (James Bond)也因為這部片子而成為家戶喻曉的人物, 而且最令大家深刻注意的多是在電影中的: (1).美女 及(2).高科技的諜報武器, 對吧! 也因為007電影的轟動, 由此也塑造了之後的一些諜報影片的框架一定鎖定以『人』為主題, 再加上美女及一些超乎想像的高科技武器及電影情節穿插在裡面. 可是在事實上, 真實的諜報工作裡, 組織戰/策略戰/反間戰卻是在一般諜報工作裡非常重要的一環, 當然『人』還是很重要, 但是往往這顆棋子下在那裡及他甚麼時候該露出產生諜報工作的預期效應, 還是要在組織的安排下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應, 如果一昧的只是打個人戰術, 很可能會產生危險及反效果的. 其實在看過007的影集以後, 大部分人已被它框架住了, 但是如果你再去看後007時代的諜報影集, 例如:《不可能的任務》以及香港的諜報片: 《無間道》《線人》…你會發覺框架仍在那邊, 但是詮釋的方式是相當不同的. 最少在完全以007那種包裝『人』為核心主題的詮釋方式已做了相當的修正, 『人』為核心的份量已調低, 尤其是美女的部分已大幅度比例調降, 而且『人』也比較接近『凡人』的樣貌, 高科技凸顯的狀況也比較更合邏輯化, 而且在電影情節的安排上也更緊湊, 幾乎讓觀眾沒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反觀香港的諜報片, 當然『人』的框架仍在那邊, 但是像『反間』『線人』及『臥底』等人物腳色的刻話就與美國式的諜報片有相當大的不一樣.
『軍情六處特工傳奇』這本書也是以『真實的人』為核心, 它是以英國的軍情六處成立的前後為主, 並且橫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背景,然後再從中間挑選出30位真實的諜報人員的故事, 從一個剛開始不起眼的一般政府機構裡工作,去凸顯出這些人『不平凡』的作為. 英國的軍情六處也因為這些人不平凡的作為,而打出了國際的名聲. 當然這些『人』及他們『不凡的作為』也對當時的戰爭,做出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重大影響及貢獻,有一些作為甚至牽動,影響了整個戰爭的脈動. 如今回首看過去,才知道當時戰爭的危急狀況,以及這些人巨大的貢獻. 英國的軍情六處(代號『MI6』)這個神秘的組織全名是英國秘密情報局(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SIS),又稱為「軍情六處」(MI6),是英國對外的情報機構,於1909年成立,負責在海外進行諜報工作. 它的前身源自於自1569年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英國國務大臣佛朗希斯.沃爾辛厄姆爵士創建英國保密局後,曾幾度變更其機構形式,直到1912年由曼斯菲爾德.卡明海軍准將,組建成現在這樣的機構樣貌. 20世紀30-40年代它被公認為世界上能效最高的情報機構. 在納粹德國侵略歐洲時,它在歐洲、南美洲以及亞洲大部分地區從事諜報活動. 當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它曾幫助美國戰略情報局(後改組為中央情報局, 俗稱FBI)培訓情報人員. 從那時起這兩個機構之間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英國秘密情報局下面還有一個專注於國內的安全機構,又稱為「軍情五處」(MI5),是英國的情報及國家安全機構,在內政大臣領導下工作,惟不隸屬於英國內政部,負責打擊嚴重罪案、軍事分離主義、恐怖主義及間諜活動等,對外的國家安全事務則由軍情六處負責.軍情五處的調查人員並無逮捕涉嫌者的權力,於執行逮捕時必須與英國警察協同作業.
這整本書裡最令我有興趣的是西德尼.賴利,有人稱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裡的『間諜之王』,其中有一段特別引人注目的諜報成就, 是因為他是一個,處在日俄戰爭(日俄戰爭是在我們中國打的)中的『雙面間諜』,就因為他提供了一份俄軍旅順港口的水雷佈署圖給日本的艦隊,使得沙皇俄國在這場戰爭中以失敗告終; 他曾是刺殺列寧的『洛克哈特陰謀』的策劃者, 他曾奉卡明之命令潛入俄國蒐集有關『黑海沿岸和俄羅斯南部』的重要情報,他掌握的情報,給英國政府幫了很大的忙,他的傳奇諜報經歷,在英國的諜報系統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些使他成為軍情六處,卡明時代的典型特工. 因為007造成的轟動,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難免都有一種懷著去探索007的蹤跡去看這本書, 這裡面30幾位特工人員的事跡讀完以後,我個人覺得最像007行徑的應該是西德尼.賴利(Sidney Riley,Georgi Rosenblum )1874年3月24日——1925年11月5日. 替英國取得波斯石油特權及德國海軍機密的間諜. 他是敖得薩一名猶太籍醫生的私生子,1890~1893年在維也納習化學,後前往巴西與亞馬遜河一帶的英國陸軍軍官結交,1896年被推薦給倫敦的英國情報機構;1899年改名西德尼‧喬治‧賴利. 他在隸屬英國特務機構時,曾先後探得俄國在巴庫(Baku)的石油開發、橫貫西伯利亞鐵路的進展、荷蘭對南非布林人的援助(1899)、波斯石油開發狀況(1902)及俄國在中國東北旅順港建造的海軍防禦工事等情報. 據說1905年賴利化裝成法國裡維耶拉(Riviera)的教士,在法國激烈競爭下,騙波斯石油權持有者達西(William Knox D'Arcy)把油權賣給英國, 使英國在日後的能源供應方面大為受益. 賴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3年期間,他向英國提供德國海軍五年的發展計劃及情報. 賴利經常至德軍敵後執行任務,有一次(據他自己說)還參加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出席的參謀本部會議. 1918年5月賴利到莫斯科想要顛覆布爾什維克政權, 但計謀洩露不得不逃亡. 賴利於1925年9月越過俄國邊境時被捕, 據說遭到處決.
他被指至少四個國家從事間諜活動.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賴利是第一個20世紀的超級間諜. 我為什麼說賴利最像電影中的007呢,
因為打從他的出生開始就像謎一樣的人物: 據他自己說他是一個當船長的愛爾蘭人的兒子,出生在維也納; 而事實上他是一位俄國婦人和一位維也納猶太醫生的私生子, 1874年出生在烏克蘭奧德薩(當時屬俄羅斯帝國)附近的一個小鎮上. 大概是因為猶太人血統的緣故,賴利很早就離開母親出外經商謀生. 他到了莫斯科、聖彼德堡以後又隨開發南美的移民船到了巴西, 幾年後又從巴西到了英國倫敦. 1899年他在倫敦同一位年輕而富有的寡婦結了婚, 不久帶妻子回到俄國, 住在聖彼得堡.
這時候的賴利已經在為英國情報局從事情報活動了. 在俄國時期,首先接觸到日本駐俄國的巡迴武官「明石元二郎」大佐, 明石大佐實際上是日本間諜. 在交往中,明石發現賴利對俄國本土並沒有什麼感情,且生性狡詐具有超人的說謊本領和高超的應變能力. 看來他天生就是當間諜搞情報的材料,便考慮對其進行拉攏利用. 於是明石建議賴利到中國旅順口做生意, 並表示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 賴利也想借機利用明石, 遂接受明石的建議帶著妻子移居旅順口, 在那裡開了一家木材公司. 賴利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 利用其俄國商人的身份與當地俄國駐軍官員交往, 以取得情報回英國; 並同時也賣情報給日本人.
正在這時,賴利的行為引起了俄國人的注意,而他本人對此渾然不覺. 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明石暗示賴利處境危險,並引薦他為日本服務. 賴利後來回到辦公室搜查了助手的抽屜, 發現了一本密碼索引,和剛加密一半的電報,知道自己被助手出賣了. 他當機立斷第二天他就找個藉口送妻子先回倫敦, 自己則隨後去了日本. 在日本東京,賴利很快與日本間諜機關的聯絡員接上了關係, 並向其提供了俄國在旅順口及其他地區有關的防務,和海軍方面的十分詳細的情報. 對英俄日三方賴利並沒有完全忠實于任何一方.在日本期間, 他又搜集有關日本和俄國的情報, 然後出賣給英國.
沒過多久,賴利突然又從日本消失了, 幾個月後他又出現在中國陝西, 住在西安的一座佛教寺廟裡.直到日俄戰爭末期他才重新出現在英國人和俄國人面前. 誰也不知道這段時間他在幹什麼; 實際上,他暗中在為俄國人做事,在中國西部一帶為俄國人搜集情報.在此期間他認識了俄國情報機構西藏問題專家巴德米耶夫, 為他搜集了中國西藏的有關情報,並深得這位專家的賞識. 1905年7月,他從中國返回英國,途經俄國時,他又一,次與巴德米耶夫相會. 巴德米耶夫對他的諜報天才大加讚賞, 勸他回到英國後, 重點搞有關德國的情報, ,這樣他可以一箭雙雕, 同樣的情報出賣兩次,既為俄國服務又為英國服務. 經巴德米耶夫的介紹, 賴利加入了聖彼德堡商人賭博俱樂部. 賴利在聖彼德堡過了段花天酒地的日子之後, 回到倫敦,又與英國情報機關重新取得了聯繫. 按英國情報機關的規定, 像賴利這樣不受領導、不好約束、沒有嚴密組織紀律性的無賴之徒,是不能成為其成員的, 然而英國情報局對賴利寬容有加, 繼續予以重用, 因為他能拿到一般間諜搞不到的情報.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英國情報局派賴利前往德國搜集情報. 到達德國後,賴利接到指令竊取克魯伯兵工廠的情報. 為此, 賴利改名換姓混進了埃森的克魯伯兵工廠當上了一名電焊工. 當時英國已經知道德國這家工廠生產一種新式武器, 但不知是什麼樣的新式武器. 賴利在這裡查明所生產的新式武器是毒氣彈. 這一消息使英國方面大為震驚,英國情報局要求賴利搞一份這家工廠的生產計畫,以便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賴利發現工廠的保密計畫,保管在工廠秘書的手裡.在一個深夜他潛入保密室,竊得了這份計畫, 但在逃出保密室時被警衛發現,他毫不猶豫地結果了兩名警衛人員的性命,攜帶那份秘密計畫離開了工廠. 為獲取情報而殺人, 在賴利的間諜生涯中是常有的事. 他冷酷無情,殺人不留蛛絲馬跡.放毒、刺殺、槍殺、扼殺,他樣樣在行,訓練有素. 後來,賴利利用自己是德國人的假身份,成了德國在漢堡的軍艦製造公司駐俄國代理商.成為代理商後,賴利不僅看到了有關德國軍艦製造的全部最新圖紙和計畫以及軍艦的規格, 而且竊取了德國海軍的發展計畫.
1918年3月賴利接到英國情報局的指示回到英國,接受了一項特殊使命——刺殺列寧. 他混進了蘇維埃組織,在一次參加蘇共組織的特別會議時,有人遞進一張條子,根據來自倫敦情報人員的報告,指控賴利是間諜. 當時賴利毫不緊張, 他站起身來反誣遞紙條的人是間諜, 並且說那張紙條根本是偽造的,其目的是為了搞垮忠實地為布爾什維克服務的人. 賴利的出色表演令會場上群情激憤. 那個遞紙條的人當場被捕, 差點兒被立即推出去槍決. 5月7日,賴利自稱英國特使, 要求單獨晉見列寧,未獲允許. 8月,他收買了女殺手、社會革命黨人多娜·卡普蘭行刺列寧, 製造了轟動的刺殺列寧事件. 同時他策劃、組織的謀反同盟陰謀破產, 他立即逃到最近的一個小火車站, 乘火車溜掉了. 雖然刺殺列寧的目的沒有完全達到, 但他在蘇聯進行的顛覆活動影響甚大,因而他被英國政府授予軍功十字勳章. 1925年賴利由芬蘭越境進入蘇聯時被蘇聯安保部門拘捕, 一說是後來被槍決了;但也有人說在蘇聯的特工訓練基地見過他. 總之,有關西德尼·賴利的傳聞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就如同他的身世一樣, 他神秘地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又神秘地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全書共14個章節分成上中下三個卷,分別以三位,軍情六處的掌門人的時代,來介紹英國的軍情六處, 其中第一代掌門開山始祖,是英國海軍中校曼斯費爾德.卡明, 因為當時的英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德意志帝國」野心勃勃, 德國的目標,並不只是建立一個,比英國還要強大的海軍,而且志在席捲整個的歐洲, 當時的德國就派了許多的間諜及秘密組織在英國各地及造船廠周邊活動, 這也是為什麼時任英國海軍情報局,局長的亞歷山大.貝瑟爾要邀請曼斯費爾德.卡明,來籌組一個特別情報局,也就是後來的「秘密情報局」的前身. 其實英國的軍情局發展的很早,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有了,只是當時是隸屬於各軍種下面,陸軍有陸軍的軍情局,海軍也有自己的情報局,後來,是因應德國情報組織及特工人員不斷的侵襲,進入英國及歐洲各國重要的造船及軍備工廠,才聯合起來成立了「特別情報局」;而曼斯費爾德.卡明又是最佳人選,於是「秘密情報局」就是在這種環境背景下成立的. 卡明時代「秘密情報局」的主要值得看的是: (1).卡明的奇特管理模式:他把組織分成兩大塊,第一塊是嚴密監控德國的海軍發展及動向;第二塊是全面監控所有歐洲可能發生對英國不利動向的所有可能目標的動向. (2).對內保密作業:例如曼斯費爾德.卡明他自己簽名就簽一個「C」代號(用綠色筆簽一個C, 秘密情報局一直沿用至今這種代號的方式) (3).建立「預警制度」:這是卡明為了要保持制敵機先, 全面監控所有可能對英國利益,產生敵意的,無論是組織也好或是政府單位動向也好,做先期監控,並建立可能的預警線, 以提早制敵機先的運作準備等工作. 卡明的這套管理監控運作模式,成為後來各個國家情報機構先後仿效的目標(例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FBI). 當然前面介紹過的西德尼.賴利(Sidney Riley,Georgi
Rosenblum )的傳奇真實故事也是在卡明時代的「秘密情報局」裡發生的.
「秘密情報局」的第二代掌門人是辛克萊時代(Hugh
Sinclair. 1874~1939. 1923年~1939年在任),這個時代「秘密情報局」的改變與卡明時代最不同的地方是「秘密情報局」開始跨越法定情報職責之間的那條模糊界限, 例如:希望為政府提供秘密獲得的情報, 提供一個政治和軍事方面的早期預警系統, 並在政治上參與決策過程.(在卡明時代這種預警系統僅限於軍事方面,而且也不參與任何政治決策的過程)也正是在辛克萊的卓越領導下, 「秘密情報局」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這段時期有了長足的發展, 且朝著專業化方面逐步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以主要蒐集第一手情報和戰術情報為主, 發展到一個仍然在學習如何滿足其經濟和政治同步的情報需求運作, 而且又能滿足各軍種需要的多元情報系統運作模式). 「秘密情報局」在辛克萊時代也發生了許多精彩的故事, 其中以「季諾維也夫事件」最為危急, 當然最後是被辛克來給擺平了, 「秘密情報局」的聲譽也由此而提升了許多. 而且辛克來還創建了第一個由各軍種支撐的「政府代碼與密碼學校」;辛克萊為第一任的校長, 這個政府代碼與密碼學校對英國,日後在世界大戰中,破解敵對國密碼建立了,相當令世人刮目相看的美譽, 一直到今天全世界密碼破譯的許多訓練方式,及基礎教材都來自或仿效這個學校. 像現在大家都在談的美國對各國元首等重要機構的監聽及監控活動,就是源自於這裡, 當然當時的科技技術以及監聽及監控的元素還不那麼的複雜及多元, 如今要去針對特定目標做監控及監聽,雖然技術比以前好很多, 但是監聽及監控的複雜程度及難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辛克萊時代剛好是處在二戰,要開始的階段, 當時的英國對德國希特勒的野心早有所防, 所以自然兩邊沒開打前, 情報戰及滲透戰,當然是要先開打的, 英國有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情報戰的經驗, 自然認為,自有其一貫的運作方式, 但是德國的希特勒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這一場間諜及反間諜大戰,就在靠近荷蘭及德國邊境上的芬洛上演, 結果因為英國的情報人員,太急功近利而敗陣下來,其實德國反間諜組織早已埋下陷阱,引君入甕, 在英國「秘密情報局」方面不但是人員被捕,而且也由此被德國方面,挖走了許多秘密情報局,在海外的活動機密, 造成英國秘密情報局相當大的創傷.這就是二次大戰開始前的「芬洛事件」.
在辛克萊主導的「秘密情報局」時代有一個創舉,是後來英國贏得最後勝利的啟始點,那就是「神秘的布萊奇利莊園」.看名字就知道「布萊奇利莊園」(現在已改成為布萊奇利公園)它是在距離英國倫敦80公里處的一個老莊園, 就在1938年的6月9日,由當時的「秘密情報局」第二代掌門人辛克萊,以6000英鎊(約合現在的27.5萬英鎊)買下來的一個莊園,主要是把「政府代碼與密碼學校」遷來這裡.整個的面積比我們現在在新店,深坑及淡水的情報學校還要大很多, 但是如果光從外觀看過去的話,看不出,有甚麼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看上去,就像一般的一個比較舊的農莊莊園的樣貌, 與我們現在最大不同的是,莊園裡進進出出的人的裝束,也是各行各樣的樣子, 有工人裝束的;有作家或教授裝束的;也有一般做農工或園藝裝束的人進出, 好像一個學校但又說不上來的樣貌, 但是你絕對不會想到,那是英國秘密情報局的政府代碼及密碼學校就是了.這一點與我們的做法有相當大的不一樣, 像我們在深坑及淡水的情報訓練機構,你根本不用想, 一看就已猜到十之八九了,其他你如果,問問旁邊的豆漿店夥計,他連你裡面十八代祖宗,都可以說得一清二楚,還不要說,你衛兵換班時間, 早晚點名時間,及平常放假是甚麼時候等細節了. 前面講的,這些不修邊幅進進出出的人員,其實,都是秘密情報局裡的破譯密碼高手,當時德國發明了一台,全世界都知名的「恩尼格碼密碼機」;當時是號稱無人能破譯的密碼機,其實,它也的確非常難被破譯解碼(當年,當然還沒有,像現在有高速電腦等的工具)可以說,在二戰初期德國的閃電戰術就是靠著,這個密碼機來調度前方軍隊及後方補給的,當然德軍的保密通訊做的也是滴水不漏的,英國人當時幾乎,也是沒辦法破譯這台密碼機.但是天從人願,在波蘭有三位破譯密碼專家, 用好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複製出十幾台的「恩尼格碼密碼機」,再利用轉子的不同位置,來調整文數字的方向,終於在1939年被一位解密專家「阿蘭.圖靈」給破譯成功了. 密碼的破解使得納粹海軍對英美商船補給船的大量攻擊失效。盟軍的情報部門,將破解出來的密碼稱為ULTRA,這極大地幫助了西歐的盟軍部隊。ULTRA到底有多大貢獻還在爭論中,但是人們都普遍認為,當年,盟軍在西歐的勝利能夠提前兩年,完全是因為恩尼格瑪密碼機被成功破解的功勞。
軍情六處的第三位掌門人:斯圖爾特·格拉漢姆·孟席斯爵士(Sir Stewart
Graham Menzies),他與前兩位最大的不同是,他自己曾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情報戰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在他的任內軍情六處也改變了很多,當然,首先在用人方面,他開始啟用大量社會人士、或外圍的工作者;另外,他也極力擴編,秘密情報局的組織,在行動上他喜歡針對短期目標,做集中資源投入的方式去運作,而且,是全面的針對情報及反情報同時運作,為了能有效的把美國拖下水,支持英國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一起來對抗德國(軸心國),他透過加拿大富商威廉.斯蒂芬森做為信使,拉攏了英國邱吉爾首相與美國羅斯福總統,之間的管道,另外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它啟用了一位業餘的,而且是一位女性特工,她的名字叫「辛西婭」原名艾米.伊麗莎白.索普, 1910年11月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她是一個混血兒,父親在海軍陸戰隊服役,是斯堪地那維亞(愛爾蘭血統),母親是法國(加拿大,並有一點德國巴伐利亞血統),複雜的血統使得艾米,自小就天生麗質,是個美人胎子. 艾米原本並沒有受過,甚麼特工人員的專業訓練,由於她的婚姻不是很順利,剛好又逢戰亂,所以也就跟著環境的變遷;因為當時的波蘭,華沙正是歐洲的十字路口,戰略位置本來就很重要,又是英國的盟國,而且更是德國與俄國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也是各國情報人員,聚集必爭之地.剛好艾米在這時候被英國的秘密情報局注意到了,原來只是想利用她的美色去接近各國外交圈裡,蒐集一點情報資料,但是由於她的表現,漸次的讓秘密情報局的大檔頭威廉.斯蒂芬爵士注意到了,經過一番測試,發現這位美麗的混血兒還真出眾,她的表現不但亮麗,而且比秘密情報局裡正職的情報人員還要出色,終於獲得秘密情報局的肯定,派她回美國,以辛西婭這個名字與義大利住華盛頓的海軍武官阿爾貝托.拉伊斯上將接近,試著去竊取義大利海軍的軍用密碼.當然書中描寫的情節宛如007般的電影情節,確實是非常曲折驚險,但是,還真是被她給辦到了,由於這個任務的成功,真的帶給英國驚人的效果(因為當時的英國,正處於頻臨被德國擊敗的邊緣),就在1941年的3月28日英國海軍在坎寧安上將的指揮下,在希臘沿海的馬塔潘角附近,與義大利海軍展開了一場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夜間大海戰,結果義大利海軍遭受重創,整個艦隊,大部分的主力戰艦多被擊沉,失去了所有的戰力.這一仗,對德義法西斯聯盟,不但造成非常大的打擊,而且整個,封住了義大利出海東進的大門,對二戰初期節節敗退的英軍來說,真是提振了不少的士氣.
在本書的下眷單元裡,還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那就是秘密情報局特工與挪威的游擊隊,合作將二戰時期德國人最後的致命武器---原子彈的重水工廠給炸了.整體的過程,也是像電影情節那樣緊湊驚險,英方的秘密情報局的特工也因為出這個任務死了不少人,因為這個任務,不只是要潛入敵人的地下陣地,及堡壘裡去竊取機密,還要確認所有的地點及路徑(包括:敵方駐守人員的軍力及佈署,守衛衛兵的勤務時間及換班時間等細節…等)而且,英國的特工及爆破人員又需要在黑夜中做高空跳傘,不但要精確的降到定點,而且還要經過層層的關卡,摸進到堡壘裡面安置炸藥,真的很不容易.最驚險的是在經過第一次的失敗以後,德國的蓋世太保,其實已經警覺到敵人的侵入,也加強了防備,英國的特工人員也犧牲了不少人,所以在第二次再來的時候,英國秘密情報局人員,不得不玩一些欺敵的小伎倆,取得挪威的游擊隊協助,穿上英國特勤人員的衣服,先去重水工廠堡壘附近的水壩,做佯攻,造成德國蓋世太保的警衛人員,誤判以為,英國特工人員攻擊的目的是水壩,不是重水工廠.結果,第二次的任務真的成功地,對德國的重水工廠造成了重創,當然德國工程人員也不是省油的燈,幾乎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將工廠給修復了,後來,德國人也知道這是盟軍必須要炸毀的點,所以計畫要把做原子彈的重水運回國去,其實那段時間是非常危急的,因為情報顯示,德國人研製的原子彈已接近最後的試爆完成階段,而美國人研製的原子彈也差不多,快到了相同的階段,最後,英國秘密情報局打聽到德國運重水回國的路線及時間,終於,在陸路要轉水運的船上面,將之炸毀.這起案件前後,從開始計畫到完成任務,共計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秘密情報局前後,也犧牲了不少特工人員及突擊隊人員,最後終於將希特勒的,原子彈的夢想給徹底粉碎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不可以說不深遠.
整本書看完以後,感覺起來每一段故事及人物都很精彩,好像都可以拍成電影,如果開拍一定很賣座.因為,作者除了把每一段的歷史,及故事的情節,介紹的很詳盡以外,對於故事中的人物刻畫,那更是細膩到家,當然,我們不是做情報工作的,但是如果從管理及策略面去看的話,我個人覺得,其實任何一個國家,在平時昇平時期,就應該去做「全面性的情報蒐集佈署」等工作,當然這些工作,都有賴於「人」及「組織」的運作,這裡面「情報」及「反情報」戰都很重要,一方面,我們要滲透到敵人及可能的敵人那邊去,發展組職及各種情報紮根的工作,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去做反情報的工作佈署. 還記得小時候常聽到:「保密防諜人人有責」「隨時隨地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等等的警語,如今好像隨著兩岸的開放及科技技術的進步,這些工作也許難度更高了,也許漸漸一般的人員已經皮掉了,甚麼保密防諜…的早就忘在一邊了,可是我相信:「敵人永遠不會睡著了」的就在你四周,如果你自己不警覺,光靠別人的衛星雷達是沒有用的.早期因為工作的關係,而且那個年代,中國大陸還沒有改革開放,在德國及維也納工作的我,常常要與許多的工廠接觸,也經常碰到一些由中國大陸過來的人,當年他們出來的人,有幾個特別的地方,例如:一定不會是一個人出現,出來的人穿著都很接近(一看就看出來他們是一夥的),連手錶及提的皮箱,都一個型,抽香菸我們是交際嘛,見面就遞上一支菸給對方(我們是很平常). 但奇怪的是,如果我們遞上菸給他們,請他們抽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所有人都不會去動,更不會有那一位就抽起你的菸的,但是跟你熟了以後,你會發現,一定是其中一位,通常他們整隊人裡,會有一位比較像領導的人,可能是他們之中,算黨工書記的人員吧! 由他先拿起來抽了你的第一支菸以後,那後面的一夥人就開始抽了,而且他們開始抽了以後,會是一支接一支的抽(我說的是,一支煙還沒完全被吸完它,他門就接著點起第二支菸來了,一幅好像這輩子沒抽過菸一樣,蠻有趣的).記得是六四那一年吧!我去德國的漢堡(Hamburg)及布萊梅港市(Bremen Haven)出差,碰到他們的一些工程人員及黨工人員也在那邊,他們可是工作做得非常細膩,連德國工廠多少人進出,每一條組裝線上有多少人,管理職及廠務人員各多少,等細節都查的一清二楚,還連德國人的工廠作息等,一些小事都有專門的人在一旁記錄,他的下游及上游供應鏈工廠等等都記下來…他們做工作做得非常扎實.現在看中國大陸的山寨德國高速磁浮火車頭,山寨高難度八爪工程車,雪地工程車…等等真是一點也不含糊,雖然他們的引擎技術還有一段路要走,可是必就他們還是自己搞出來了,不是嗎? 在這之前,我也寫過一篇有關以色列秘情局莫薩德(MOSSAD)檔案解密的心得,這兩本書都很精彩,只是寫的文筆及表達方式不同,以色列秘情局莫薩德(MOSSAD)檔案解密比較在講他們的組織戰,以及那種由於宗教,民族優越感及整體危機意識所塑造出來的,那種誓死如歸的愛國情操,這裡面只講以色列優先及猶太人的宗教優先,完全沒有所謂的個人主義的空間. 但是在軍情六處特工傳奇這本書裡,則比較從英國秘密情報局歷任掌門人的領導風格,組織的變遷,以及過往MI6特工人員他們個人的成就,以及因為他們工作的貢獻,帶來對戰爭的影響,做為整本書的架構.這兩本書非常的不一樣,但是都非常的好看,真的很值得去一而再的去閱讀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