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戰後歐洲六十年」讀後心得感想

「戰後歐洲六十年」讀後心得感想

04/09/2015

「戰後歐洲六十年」全部一共是四卷(),相當厚重的一部書,其實早在2012年參加「52讀書會」的時候就讀過一次了,當時因為有讀書會的會友們一起導讀,所以很快速的就把這厚重的四本書一次就讀完了。老實說,當時的感覺是,這本書的作者Tony Judt寫歷史的方式及格調,與我們一般刻舊印象中的「歷史」寫法有相當大的不同,不但是讀起來非常的輕鬆,而且會引領你吸引你,而且會鼓舞你支撐你,無形中會產生一種不得不一直讀下去的感覺。Tony Judt的寫法不光是從政治、外交、經濟、社會的角度去寫歷史,而且更從一般人們的生活細節、人文樣貌等各個面向,將二戰之後,歐洲複雜的歷史發展,做了深入淺出的呈現,寫作功力深厚,將千萬縷般糾纏的歷史事件,重新串連,煉鑄成一部有意義、有個人見解的歷史著作。當然這部書在全世界的出版界裡,也造成相當大的震撼,從出版以來,曾獲得「紐約時報書評、新政治家、觀察家、獨立報、衛報等年度選書」、「SAMUEL JOHNSON決選名單」、ARTHUR ROSS圖書獎」、「普立茲獎決選名單」等國際上的一致好評。最重要的是,作者從親身經歷的各種「觀察細微的角度」來寫這一段歷史,非常有別於其他現代史的寫法,尤其是對那些年歲差不多,也是剛好走過這一段歷史的人來說,更是起了一種,非常客觀實際的喚醒作用。「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副刊主編」麥可.霍華德爵士評為是一部「跨越時代的好書,它擺脫了陳腐的冷戰模式,合理評價歐盟的角色,為理解歐盟提出嶄新、富啟發性的觀點……」。

前一陣子大家都在談論,今年兩岸為了慶祝「對日抗戰勝利70年」,有許多的活動已經陸陸續續的,在兩岸分別的展開中,但是這當中一直圍繞在兩岸的,一個話題是:「當年對日作戰到底是誰打的?。其實,如果是明眼人,很明顯的就可以看出來,主要還是「國民黨」的軍隊在打的,從中國大陸最近的一些,針對所謂「對日抗戰的電視連續劇」的一些批評聲浪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實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對「當年對日作戰到底是誰打的?」心裡已經很明白,根本不是竄改歷史可以完全控制得了的,就像「釣魚台」的歸屬問題,也不是日本單方面在中小學歷史課本裡,加上幾個字「固有領土」就可以完全解決的。另外,還有一層再讀這部書的意義是,現在大家都在談論「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這個熱門議題,還有就是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在「亞投行」成立前夕,對外一再宣示所謂的「一帶一路」陸海兩條絲路計畫,已被世人喻為「中國版馬歇爾計畫」。而一九四七年的原版「馬歇爾計畫」,原名是「歐洲復興計畫」,就是在二次大戰後,美國用一百三十億美元援助歐洲,確保歐洲做為抵擋共產主義蔓延的前驅,與一九四四年佈列敦森林會議的敲定美元為世界儲備貨幣,並稱美國稱霸的兩個標誌性事件。與現在「中國版馬歇爾計畫」以及上述一千一百億美元成立的「絲路基金」 「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亞投行),輸出價廉質優的高鐵承造能力,替各國擘劃、佈設網路、基礎建設,「爭霸」的象徵,相互輝映。不覺油然而起,想再拿起這部「戰後歐洲六十年」來好好的重新讀它一遍,以便窺究這70年後的今天,我們「中國版馬歇爾計畫」「一帶一路」有那些可以借鏡的地方。以下就這部書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這部「戰後歐洲六十年」是寫從1945年歐洲終戰,德國無條件投降開始,中間還穿過1989年東歐幾個國家的政治變動,及蘇聯的解體,德國柏林圍牆的被拆除,1990年的東西德統一,再一直寫到2005年。而這本書的作者Tony Judt 剛好是1948年在英國倫敦出生的(歐戰剛剛結束),而他本人是在2010年去世的,所以這部書剛好跨過他的一生,也可以說是一部親身經歷,寫實的一本「歲時記」。這本書之所以讀起來特別的有意思,是因為它的內容不光是寫實,而且是包羅了許多的元素,例如一些一般人生活上的細節,尤其是在二戰後的歐洲,是如何從痛苦不堪的回憶、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走出來的;其實歐洲本身的面積並不大,面積一千零四十萬平方公里(包括附屬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六點九,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人口約7.425  (2013 ),有43個獨立的國家或地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雖然99%都是白種人,但是組成的族群卻非常的複雜,據統計共有將近70個民族,主要或是說人數比例比較大的有6大族群,斯拉夫民族:主要分佈在東歐及東南歐,是俄羅斯等國的主體民族。日爾曼民族:主要分佈在中歐,是德國、奧地利等國的主體民族。盎格魯薩克遜民族:主要在英國及愛爾蘭島。拉丁民族:主要分佈在南歐跟西南歐,如西班牙、義大利等國的主體民族。維京民族:主要分佈在北歐,如挪威等國的主體民族。猶太民族與吉普賽人:分佈在歐洲各國都有。歐洲是世界海岸線最曲折的一個洲,多半島、島嶼和海灣。地形以平原為主。阿爾卑斯山脈橫亙南部,是歐洲最大的山脈。河流網稠密,湖泊多,多小湖群。歐洲絕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濕潤溫和。歐洲自然資源豐富,森林面積廣闊。漁業資源豐富,沿海漁場面積占世界沿海漁場面積的 32%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個洲。十九世紀中葉,歐洲不少國家已進入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一直表現得很劇烈,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歐洲發生的。

「戰後歐洲六十年」這部書前後共分為四卷,各有其代表那一段時間及歷史的意義(依作者主觀分類方式),分別敘述如下:

(卷一)進入旋風1945~1953
這段期間前後共8年的時間,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管是戰敗國(例如:德國、義大利),或是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因為在戰爭期間,曾經被納粹佔領過,或是久經戰火的國家(例如:英國、法國、匈牙利、波蘭等),各國都是元氣大傷,通貨膨脹相當嚴重,一包香煙比貨幣來得值錢。在這樣的挑戰下,各國如何從廢墟裡重建?美國的「馬歇爾計畫」、歐洲自身的「煤鋼共同體」、對抗蘇聯集團的「北約」組織,以及各式政經、文化的聯盟與合作,成為歐洲局勢詭譎多變之下的操作籌碼,以及和蘇聯交鋒的前緣。在這一卷書裡面,作者主要強調的是,雖然歐戰是在1945年結束的(做為本書的起點),但是如果要從歷史的軌跡去追尋一些事情的成因的時候,其實使歐陸開始墮入浩劫深淵,應該從1914年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開始了,其實許多戰爭的因子多是經過長時間的累積,逐漸形塑而成的,而點燃戰爭的火種,卻多是一些小小的爭端所引起的,但是戰爭的代價是沉重的,不管是戰勝的一方或是戰敗的一方,都因戰爭經過所帶來的殺戮,破壞以及戰爭期間人們生活的種種變遷、游離失所、資源的重分配等等而久久無法平復。根據歐陸戰場的統計,塞爾維亞1855歲的男子,幾乎有將近一半都死於那場戰爭,將近3500萬人喪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把戰爭前的一些累積因素解決還不說,事實上不管是協約國這一邊也好,或是同盟國的這一邊也好,打到最後大家都已經開始產生「厭戰」的心理了,這也是後來許多研究歐洲歷史的人,都一致的這麼認為:「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從歐洲(德國)開始,其實應該歸責於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伸』,德國並未在那場戰爭或戰後協議中被擊垮,否則她怎能在25年後就站起來,將歐洲幾乎完全掌控在手裡。事實上,德國未支付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債務,因此協約國獲勝的代價,遠超過德國落敗的代價,從而使重新站起來的德國比1913年時更為強大,三十年前隨著普魯士興起而出現於歐洲的《德國問題》,至此仍未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最大的傷害是各個國家的經濟,內部的就業問題,社會上瀰漫著一片的「修正主義」,許多中歐的國家幾乎頻臨破產的邊緣,就算有幸開始復原的國家,緊接著又逢上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各國因而再度陷入困境,在那場大蕭條期間,到處都是通貨緊縮,企業倒閉,各國拼命設置關稅壁壘以阻擋外國商品競爭,不只把失業率推升到前所未見的程度,使整個的工業生產也陷入呆滯的狀態,更引發了國與國之間的許多貿易衝突及糾紛(1929~1936年間法德貿易量跌了83%),隨之引發國與國間的激烈競爭和強烈怨恨。接著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受害國的平民和國內經濟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此前在歐洲所有的戰爭中,佔領軍例如17世紀德國境內的瑞典軍,1815年後法國境內德普魯士軍,靠佔領區給養,只有極少數的對非接戰區做胡亂的攻擊,或洗劫當地的資源等情事。但是在二戰的時候,凡是納粹德軍所經過的地方,不管是礦場、農場、工廠幾乎所有的資源都被掠奪一空,甚至人員全部都被徵招去滿足德國的軍需,據19449月德國自己的統計,在德國境內的外國工人就有748.7萬人,占德國勞動力的21%。許多遭到飛機轟炸的大城市,主建物幾乎都是全毀,像德國的柏林在戰後將近80%的房子都被炸毀而無法住人,法國在大戰前還有1.2萬輛的火車頭在全國行駛,戰後剩下不到2800台還堪用,法國所有的船艦(包含商船)2/3都因戰爭沉於海底,其他諸如文化及藝術資產等許多也都被納粹德軍所竊奪(戰後又被美、英、蘇等國所分食而去)。戰爭最殘酷的殺戮及掠奪是在歐戰快結束的最後幾個月,根據美國外交官George Kennan喬治.肯楠在其回憶錄裡的描述:「隨著蘇聯軍隊進入而降臨的災難,乃是現代歐洲前所未有的經驗,根據目前所有證據,蘇軍第一次通過以後,這區域裡有相當多地方,幾乎沒有本地男人、女人或小孩得以活命……俄羅斯人將本地人口殺得精光,那作風乃是自亞洲遊牧民族入侵歐洲時代以來所未見的。」其實不光是在德國,蘇軍在西進途中諸如: 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地,也都是一片姦淫擄掠、燒殺搶奪,當然在德國境內是最慘烈,光是1945~1946年在德境蘇聯占領區內,就出生了因蘇聯軍人強暴德國女人,所生下來15~20萬的「俄羅斯寶寶」(其他因墮胎或其他死亡的沒有計入在內),在1945年柏林戰事結束時,還有將近5.3萬無家可歸,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的小孩,其他在各地戰場上也有近幾十萬肢體受傷或殘障不全的孤兒。其實歐戰在剛結束的那一兩年,各國到處是斷岩殘壁不講,隨處都可以看到孤苦無依等著救濟的人,及到處找吃的小孩,野外隨處都看得到亂葬的標牌,許多城市裡看醫生要排上好幾個星期,還不見得看得到醫生,許多地方因為屍體長時間暴露及缺水的問題,造成大量傳染病的流行,死亡人數倍增。當然在二戰裡,納粹德國對猶太人所謂的「滅絕計畫」是一種完全種族針對性的大屠殺,確實是在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目前總的在二戰期間猶太人,被屠殺確切的死亡人數,計算的並不十分清楚,但是根據歐洲各國一些有效來源的統計數字看來,大約在580萬到600萬之間。但是二戰裡總體的死亡人數仍以蘇聯的2680萬為最多,中國戰場的統計大約在1800(其中軍人約680萬,其他是平民)排第二,再來才是德國,大約在800萬左右(其中550萬軍人),波蘭約630萬日本約300(190萬為軍人),其他因戰爭間接死亡或是二戰結束以後因為生活顛沛流離、其他疾病傳染病等死亡的人數,還真是不計其數。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從「世代的歷史角度」看過去的時候,也許會看得更清楚一點。先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英國及法國好了,當時的英國號稱之為「大不列顛帝國」(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 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在當時的英國人心裡是所謂的「全球帝國」。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殖民時期,也是號稱之為「法蘭西殖民帝國」面積就達到1289.8萬平方公里,為當時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地國家。但是經過世界大戰以後,英國(成為「大英國協」)及法國(「法屬聯邦」),其他如荷蘭、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也都從過去所謂的「海上帝國」,全縮回他們歐洲的母土(Homeland),而注意力也轉回歐洲自身了,但是在重分配底下拿到最大資源的卻是遠在歐洲之外的「美國」。所以很多歷史學家把「舊歐洲的被摧毀」歸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新歐洲的誕生」創造了新條件。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快速的瞭解,以下就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做一個簡單的比較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1
時間
1914/7/28~1918/11/11
(亞洲1937/7/7,歐洲1939/9/1~1945/9/2)
2
參戰國總計
38
61
3
死傷
3000萬人
7200萬人
4
損失
1700億美元
13850億美元
5
主戰雙方
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含波蘭、捷克、南斯拉夫,及戰末獨立之匈牙利)、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義大利王國(A.D1915)
協約國:美、英、法(第三共和)、義大利王國(A.D1915)、沙皇俄國、日本帝國
軸心國:納粹德國(第三帝國)、法西斯義大利、日本帝國、與其合作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等)
同盟國:美、英、法(第三共和)、中、蘇聯等
6
遠因
民族仇恨:1870普法戰爭(v.s)、巴爾幹半島(日耳曼v.s斯拉夫)
利益競爭:柏林會議(v.s德、奧);新帝國主義、軍備競賽(英法俄三國協約v.s德奧義三國同盟)
民族仇恨:1919凡爾賽條約(v.s)
經濟大恐慌/軍國主義/綏靖政策:三國軸心侵略擴張
7
導火線
1914/6塞拉耶佛事件
七七事變、德蘇瓜分波蘭
8
大戰簡史
德軍於初期連戰皆捷,開戰二月內已進逼巴黎,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在無法取得重大戰果後雙方陷入壕溝戰,德軍轉攻東線。1917德國無限制使用潛艇戰,美國參戰;同年帝俄連續發生二次革命,列寧政府向德、奧投降,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持久的戰事致使德、奧、土、保4國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一戰結束。
歐洲戰場-
經歷裝甲戰,德軍於1940/4發動閃電戰,一時勢如破竹,西歐、北歐等國相繼陷落,但因德軍指揮失當,而使英軍於敦克爾克撤退成功,德軍旋即攻克巴黎,法亡。西線結束後,德國一時無法攻取英國,只得進行英倫大轟炸,並於1941轉鋒攻蘇,而在英美援助及蘇軍行堅壁清野之下,德軍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戰果,更因冬寒及春泥遭受了重大的損失。1941/12/8日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戰。1942英美聯軍登陸北非,在消滅德義聯軍後進攻義大利本土,1943/7義大利投降;1944/6/6諾曼地登陸,英美與蘇形成夾擊之勢,德國再次陷入兩面作戰後節節敗退,德國於1945/5/7投降。

亞太戰場-
1937
1941年間,二戰亞洲戰場的絕大部分戰役發生在中國。1937/12首都南京失守,但中國政府組織力量進行頑強的抵抗。1938,日軍雖然佔領了包含廣州及武漢的中國東部大片領土,但由於戰線拉長,無法持續發動進一步攻勢;並因中國戰場進入持久戰,同時為獲取戰爭資源,日本發動了南亞戰爭。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橫掃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但1942中途島海戰後,盟軍開始反攻,硫磺島之戰後美軍獲得制空和制海權,開始轟炸東京。1945,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中兩國亦配合反攻,1945/8/15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9
影響
四大帝國覆滅、民族復興運動、美日崛起、共產革命、德義獨裁興起 (埋下二戰主因)、美國孤立主義(引發經濟大恐慌)
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被以美蘇為中心的雅爾達體系所取代、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愈形高漲

兩次大戰的相同點:
1.
規模大、範圍廣、參戰國眾多
2.
民族衝突皆為原因之一
3.
根本原因皆肇始於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4.
戰爭初期美國皆對於英方盟國提供大量協助
3.
德國皆陷入兩面作戰之窘局
4.
皆因美國參戰而產生關鍵影響
5.
兩次大戰瑞士皆未捲入,進而成為世界銀行
6.
美國於一戰後成為最富國,二戰後掌握世界霸權,國力皆因戰爭大幅成長
7.
戰後皆成立國際組織以維繫和平
8.
皆促使非共和政府瓦解
9.
戰勝國皆要求戰敗國割地
10.
戰勝國皆要求戰敗國限制軍備之動作
11.
促進了社會主義的發展
12.
皆削弱了帝國主義力量,並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發展

兩次大戰的相異點:
1.一戰為帝國主義霸權相互衝突之戰、二戰為各國反納粹法西斯之戰
2.
一戰為兩大軍事壁壘相互激盪而產生、二戰戰爭責任主要在於納粹法西斯集團
3.
一戰主要集中於歐陸及部份海戰、二戰擴及歐亞非及三大洋
4.
一戰以陸戰為主、二戰則以陸海空協同作戰
5.
一戰以傳統步兵為主力、二戰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作戰
6.
一戰中空軍以偵察與協助陸軍作戰為主任務、二戰則提升到空降、戰略轟炸,
與領空保衛等重大任務
7.
一戰為主力艦時代、二戰則邁入航母時代
8.
一戰以傳統武器與潛艦為主、二戰則出現劃時代的彈道飛彈及核武器
9.二戰出現種族差異論點,進而導致種族滅絕政策的實行
10.
一戰期間少盟國間高峰會、二戰則有多次重大會議做決定性的決議
11.
一戰戰敗國未遭全面性佔領、二戰則對戰敗國佔領並進行改造
12.
一戰後戰勝國以要求巨額賠償為重點、二戰則以審判戰犯為主
13.
一戰後的國聯無武力、二戰後的聯合國可以武力執行會議決議
14.二戰後的「馬歇爾計畫」對歐洲日後的重建及復原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談談「馬歇爾計畫」:
當然在書裏面,還有許多精細的描述,例如:在歐戰剛結束的那一兩年裡,固然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多是孤苦流離顛沛的人們,大家都靠著國家的補給過日子,但是在街頭的另一邊,不時的也會看到被懲罰的畫面,多是一些所謂的戰爭時期的「納粹法西斯的同路人或告密的叛國者」被圈綁在廣場的柱子上,有的還被剃光頭脫光衣服,也有的被漆上黑漆或是被遊街示眾,算是對那些被告密者出賣,後來被處刑死亡的人,給他們的一點點告慰之意吧。二次大戰結束後緊接的那段時間裡,歐洲讓人覺得未來可能是無比的悲慘和荒蕪,就拿英國來說好了,雖然整個歐戰的戰火沒有像法國、德國、比利時、匈牙利、波蘭等其他歐洲國家,是直接接戰的國家,但是歐戰結束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英國國內裡人民生活一直是靠著政府配給來過日子的。「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為幫助其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國國務欽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國國務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萊頓和喬治.凱楠。重建計劃於1947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東歐的衛星國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較難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拒絕了該援助計劃,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國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餘年時間裡,整個西歐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障礙,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但是如果論結果的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四大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及義大利王國)的滅亡,反之而起的是民族主義及社會主義的抬頭,不幸的是因為「經濟大蕭條」,又在各國「保守主義」的孤傲下,衍生成長達30年的,歐洲經濟大黑暗期,而納粹法西斯主義及共產主義也就趁勢開始抬頭,最後終於釀成二次世界大戰的開打。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回顧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到今天也70年了,難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許多原來的問題確實被完全的解決了嗎? 如果就結果論,納粹法西斯主義確實好像已銷聲匿跡了,但是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才成立的「共產主義」,卻因為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姑息政策,使「共產主義」逐漸壯大,先期是美蘇之間的「冷戰時期」,如今隨著蘇聯的解體,美蘇之間的冷戰似乎已過去了,但是隨著石油的危機,及中東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加劇,伊拉克及敘利亞之間的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的出現,中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崛起,又好像開始可以聞到,一絲絲戰爭前火藥的味道,問題是如果去跟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比,我們人類還輸得起再一次的世界大戰的代價嗎?



(卷二)繁榮與革命1953~1971
涵蓋時期為1953~1971(歷經18),美蘇兩國的冷戰核武競賽達到最高峰,弔詭的是,歐洲局勢卻出現恐怖平衡史達林的過世,遠東韓戰的結束、柏林圍牆的「適時出現」,為東西對峙的壓力鍋帶來穩定,促使經濟走向繁榮之境。在這一段時間歷史裡有幾個特別的轉變是:

一、「殖民地帝國主義」轉變成「專注國內治理」的國家思維興起,造就了德國(西德)、英國及法國的經濟復甦

歐洲許多以前所謂的「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思維,因為二戰的結束而勢微,許多西歐人連餵飽自己都有一點力不從心,那更不要說是那些遠在亞非及中東地區的殖民地了,當然這中間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殖民地帝國主義」對待殖民地區在過去大戰以前,完全是以「榨乾資源」為其主要的統治手段。我們可以看不管是英國、法國、荷蘭、戰前的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亞洲戰前的日本等國家,都是靠著軍事的強權對殖民地區,做長期直接的資源控管,但是他們多只重「資源的生產、控管、及輸出」,並不專注在輔導殖民地人民的,民生經濟成長,教育及人民的福利等,所以也就很少有所謂的「資源輸入」或所謂的文化植入的影響。當然憑藉著這些無賞的資源支撐,也確實使這些「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們,在二戰以後確實受惠不少。當然這裏面還有一個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就是,戰敗後的德國(柏林危機後的西德)卻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裡面,開始有一些快速復甦的跡象,也是引起歐洲其他「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開始痛定思痛,不得不放棄那一些遠不及鄰的殖民地,而開始專注於國內的治理,及經濟民生的復甦計畫。而且因為歐戰時期各國為了對抗納粹及法西斯主義的壓迫,各國間開始建立起歷史上少有的「共同體」的概念,相互的支援協助,這也是後來戰後能迅速打破彼此間的「貿易障礙」及藩籬主要的基礎來源。

(1).德國(西德)的再站起來:
因為歐洲國家普遍都不大,一國的改革及社會的風潮,很容易就會傳遞影響到周邊的他國,這裡面德國是戰敗國,說起來應該是最慘的,照理說根本沒有一點復甦的力量,但是反過來說,像英國除了被德國飛機及飛彈,在戰時轟炸過以外,並沒有像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幾乎整個國家就是個主戰場。但是德國的戰後復甦,及其國內的政治及社會的改革治理,卻是有目共睹的,這裡一定要提的一個人,就是德國(西德)社民黨的黨魁威利·布朗特(Willy Brandt),二戰以前他原來只是一名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黨工人員,戰時轉為地下工作者,站後被選為柏林市的市長,他非常有遠見,在柏林危機時他斡旋於美蘇之間,後被選為西德的總理,他立時與周邊國家簽立邊境和平條約,專注於德國的戰後復甦工作,並於1971年榮獲諾貝爾得和平獎,雖然在他最後因為一些私人醜聞下台,退出政壇,但是全德國至今,仍認他為二戰後德國最偉大的領導人,深得全德國人的敬重。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藥,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船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b萬噸,而且朝鮮戰爭也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英國週報(News of the World)朝鮮戰爭扎扎實實給德國人,帶來無比的機會,使戰後的德國能夠迅速的,重新再站起來。《經濟學家》雜誌指出:19506月朝鮮戰爭開打,確實帶給整個歐洲貿易界,前所未有過的榮景。」。

(2).英國的逐步復甦:
對一個昔日有輝煌成就「殖民地帝國主義」者,人稱「日不落帝國」要一下子轉成專注國內治理的小國心態,自是不容易,而且老實說要不是靠著這些殖民地資源的支撐貢獻,英國還真不容易撐過整個歐戰,從開始到結束這一段漫長的煎熬呢。二戰甫一結束,英國舉行大選,戰時的副首相邱吉爾的堅定支持者艾德禮所領導的工黨,以“讓我們面向未來”為口號競選,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工黨政府的衛生部長安奈林•貝文力排眾議,成立了「國民保健署」,致力於國民的福利與健康狀況的改善,並開始建立起“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
更重要的是工黨政府於19451951年發動了英國第一次國有化浪潮,將重要工業與公共事業國有化,並將英格蘭銀行(央行)收歸國有。由於戰後,英國經濟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私人資本無力負擔工業恢復和革新所需要的巨額投資,迫切要求國家投資重建一些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英國在工黨領導下實施的大規模的國有化措施所遇阻力較小,在艾德禮政府的努力下,銀行、電力、電信、鋼鐵、煤礦、鐵路以及城市公用事業等收歸國有,而從事這些行業的資本家也從政府獲得大量優厚的補償金,用於其他有利可圖的部門。如英國的煤礦被收歸國有後,礦主獲得了4億英鎊的補償,超過了礦井原有價值。英格蘭銀行原資本總額為1450萬英鎊,國有化後該行股東得到的國家贖買證券高出市場價10%。國有化工業部門的企業管理權,實際上仍然保持在資本家手裡。國有化取得了一系列積極的效果,到1951年工黨政府下臺時,國有化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20%左右。煤炭、電力、運輸等工業在國有化後都有所改善。到1947年煤炭工業已不需要政府津貼,還上繳大量利潤。鐵路運輸以前每年虧損達1600多萬英鎊,國有化4年後,扭虧為盈,並且上繳了9290萬英鎊的利潤。政府編制和實施經濟計畫;加強對財政、金融、貿易和部分生產領域的管理和控制。通過這些政策,英國經濟逐步恢復,於1950年增長率達到4%。

(3).法國國家型計畫使法國脫胎換骨:
二戰前夕的1936年,法國政府為了應對爆發戰爭的威脅,對一批工業企業進行了國有化,包括鐵路、飛機製造和軍工廠等。而二戰期間,法國壟斷資本家們80%的工業企業都在按德國的訂單生產。在戰爭結束前,戴高樂等人就設想戰後將這些企業國有化,無償沒收戰時與德國納粹合作的壟斷資本。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法國三黨聯合政府1946年確定了大規模實施企業國有化、國家型經濟計劃和建設福利國家的發展方針。政府通過提高國有企業比重和制定經濟計畫,對社會經濟進行全面指導和調節,並且利用財政、稅收、價格等手段,使計畫達到預期目的。並且建立社會福利制度,為大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1945116日,法國臨時政府將戰時與法西斯合作的雷諾汽車公司收歸國有。 雷諾汽車公司的國有化,拉開了二戰後法國的國有化序幕,法國染料公司、電影工業和國營報業公司以及四大儲蓄銀行和保險公司均收歸國有。從194512月起,法蘭西銀行成為國家銀行。19465月,法國正式頒佈大規模“國有化”法令,對煤炭、電力和運輸等基礎工業實行國有,其中包括法國煤礦公司、法國煤氣公司、法國電力公司、法國航空公司、法國大西洋航空公司等。整合四大儲蓄銀行,改成巴黎國立銀行、保險公司(國有)、魯諾公社、飛機發動機製造開發公社,全改為國有企業參與國有計畫經濟活動。到1946年底,國家佔有股權在50%以上的公司已達到130家,法國國有企業在能源領域的比重高達90%,在金融領域的比重接近50%。政府給予國有化企業原資本家大量補償金,國有化企業管理權實際上仍然操縱在資本家手中。國家對國有化企業大量投資以促進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為了振興經濟,法國政府成立了以讓•莫内(Jean Monnet)為首的「國家計畫總署」制定、實施了著名的“現代化與裝備計畫”,開創了此後延續數十年國家經濟計畫的先河,為延續至今的法國經濟模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戰後經濟重建初期,經濟計畫帶有較濃重的政府干預色彩,對計畫規定了各種數量目標,政府通過稅收參與國民收入再分配過程,集中巨額資金對優先發展部門給予財政支援。讓•莫内(Jean Monnet)負責制定了第一個7年計畫(1947-1953),把重點放在基礎產業部門,將煤炭、電力、鋼鐵、水泥、運輸、農業機械設備確定為優先發展物件,對基礎產業實行投資傾斜政策,提高工業技術裝備現代化水準,注重技術改造。國家對這些基礎工業部門實行計畫調節,以新技術裝備並使之現代化。由於這一計畫得到馬歇爾計畫的援助,所以較為順利,法國工業生產恢復較快。到1948年,整個法國工業的產量達到戰前1938年的水準。尤其是電力工業,1949年全國發電就達到303億度。法國上層人士意識到,法國無法阻擋德國的復興,於是法國外長舒曼1950年提出由讓•莫内(Jean Monnet)等人制訂的「舒曼計畫」,法德共同經營兩國的煤炭和鋼鐵,並免除關稅。由於德國魯爾區正在被戰勝國佔領和拆遷設備,這一提議無疑是向德國作出善意的和平邀請,西德總理阿登納立即同意此計畫。於是歐洲煤鋼共同體在舒曼計畫的基礎上成立,成員國共同掌握煤炭、鋼鐵等戰爭物資,一方面保障內部和平,另一方面也為戰後重建提供生產資料上的保證。法國與德國等歐洲六國一起,運用美國政府的馬歇爾計畫基金進行運作,共同體首任主席由讓•莫内(Jean Monnet)擔任,這一組織可以稱得上是國際社會主義。在此思想的基礎上,歐洲逐步融為一體。


二、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恢復歷程

為了抗衡馬歇爾計畫的影響,1947 78 月間,蘇聯同東歐各國簽訂了一系列雙邊貿易協定,把以前同西歐和其它地區進行的大宗貿易轉向東歐。西方把這些雙邊貿易活動稱之為「莫洛托夫計畫」。即以蘇聯為首建立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由於本身的生產能力處於嚴重不足的狀態,所以蘇聯顯然沒有美國那麼慷慨。甚至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經濟互助委員會很大程度上是蘇聯從她的衛星國那裡掠奪原料的工具。因此相比較於西歐,東歐的經濟恢復速度明顯要慢上很多。雖然西歐國家也有國有化的浪潮,使資源流動處於國家的配置下,但東歐國家採用蘇聯制度,能夠利用政權的力量實施100%的按照政府意志的資源配給以及財政政策,這在經濟恢復時期的確是一種相對的優點。另外,當時為衝破溝通東西方貿易,世界和平理事會醞釀舉行一次民間性的國際會議,並推舉蘇聯、中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印度等21個國家的代表組成發起人委員會,這次會議在1952年舉行,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同社會主義國家在會議中簽訂了許多貿易協定,算是對雙方政府相互敵視、封鎖的抗議的一種方式。

二次大戰後,蘇聯機械工業在恢復國民經濟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在這一過程中,蘇聯對佔領區採取了較為嚴厲的懲罰措施,蘇戰區的經濟損失慘重。如對於東德,在盟國制訂索取賠償計畫之前,蘇聯就開始拆遷了1200家工廠。至1948年初為止,總計拆除了1900家工廠,其中1700家完整的工廠。由於拆遷和戰爭影響而造成的損失,使東德生產能力下降了40%。除工業外,受拆遷之害最深的是交通業,幾乎所有的複綫鐵路均拆除一條線路。而且,工業設備尤其是精密機械在拆遷過程中損失嚴重,到蘇聯重新組裝後,往往難以達到原有的生產水準。從19466月起,蘇聯政府開始採用將賠償企業就地收歸蘇聯所有的辦法,213家較大的工廠改組成蘇聯的股份公司,這些企業約占蘇戰區工業生產能力的1/3。此外,蘇聯還要求無償使用德國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戰俘,而這些措施對於蘇聯經濟的恢復功不可沒。另外,蘇聯的歐洲部分在戰爭中遭受了與其他歐洲參戰國一樣嚴重的破壞,但是她的亞洲部分卻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反而借戰爭的機會快速實現了工業化。蘇聯還向其勢力範圍內的前軸心國索取了大量戰爭賠款。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東德被迫支付了大筆賠款,其中尤以東德的賠款數量最多。這些國家同時還要為蘇聯提供大量原料和工業品。這些賠償為蘇聯帶來的收益不亞於那些參與馬歇爾計畫的國家從計畫中獲得的利益。基於從上述取得的利益,加上自己的努力,蘇聯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型機械工廠,並且給一些大型企業裝備了流水線和自動線。到1947年,蘇聯機械工業在產品總產量方面就達到了戰前水準,而到1950年,機械工業的產品產量超過1913年產量的62.6倍。對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重型機器製造業、機床製造業、電機製造工業都有很大發展。所以蘇聯有了足夠的實力在戰後與美國進行世界霸權的爭奪。

蘇聯在自己佔領區扶持「德國共產黨」(由德國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強制合併建立的統一社會黨)成立的民主德國採用了中央計劃經濟體制來恢復經濟。這一國家體制第一點就是佔有所有國內資源,對國家經濟進行幾乎全部的國有化,這樣就保證了政府的行政命令對經濟運行直接生效。同時,東德在蘇聯專家幫助下建立了計畫體制。首先建立起一整套各級計畫機構,其最高領導為計畫部,後改名為「國家經濟計畫委員會」,其職責是統一計畫和指導經濟,進行生產和分配。它提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宏觀經濟比例,用數字確切說明發展過程,再由各個生產單位嚴格完成計畫。政府建立全面的生產計畫、生產目標、價格,並根據計畫調撥資源。生產方式幾乎完全由國家所擁有。居民按照固定的價格購買產品,由國家提供80%的基本供應費用,從食品到住房價格均固定。以農業為主的東德為了改善不平衡的經濟結構,推進重工業基礎建設,從1951年到1955年東德建立起基礎原料工業工廠以及生產資料工業工廠,投資大量資金,興建起遠洋艦隊,並開採本國褐煤礦,以提高電力生產。相對而言,農業、消費品工業、住宅建設、交通設施及設備的現代化方面投入的資金較少。這一投資政策不僅反映了東德優先發展重工業,也表面它以嚴格的史達林模式為根據,建設和擴大一切工業部門,努力做到全面性。這對一個工業化了的國家可能是正確的,但對一個發展中的國民經濟而言,則意味著很大程度上拒絕專業化、工業大規模生產以及背離國際分工。雖然東德在嚴格計畫體制下初步恢復了經濟,但與蘇聯一樣,東德經濟總量的提高與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比例失調,儘管重工業得到了發展,但是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仍舊供應不足。購買黃油,肉,水果和蔬菜等食品,人們還需要購物票。加上對蘇聯模式的不習慣,有數百萬人逃至西德。

東歐其他國家也與東德一樣,在蘇聯的影響下採用計畫模式恢復經濟,在史達林死後,以微妙的方式試圖擺脫蘇聯的掌控,就在蘇聯新上任的總書記赫魯雪夫,也嘗試在不過分批判史達林罪行下,切割與史達林的關係。東歐諸國也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空隙,開始有了許多與蘇聯疏離的機會。事實上從1956年後,東歐由於蘇聯高層的內部分裂而增加了各自經濟的獨立性,並與西方國家簽訂了一些貿易協定,增加了與西方國家間的貿易額。南斯拉夫是一個例外,由於地理位置與西方大國接觸,並與蘇聯相隔較遠,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對抗蘇聯的「指導」按照自己的意志(人稱之為「狄托主義」)處理外交、經濟事務,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援助。「狄托主義」主張共產主義的溫和分權模式,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思想體系相比,是一種較穩健和自由的共產主義,其實東歐與蘇聯都是屬於多種族文化的民族,絕大部分的人民在有生以來,所知的唯一的一種統治方式,就是「共產主義」,尤其是在二戰時期蘇聯高喊出的所謂「大愛國戰爭」的號召下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更讓「共產主義」深深植入每一個蘇聯及東歐人民的心中,當然史達林時代確實利用所謂的「克格勃組織」嚴密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論自由,但是他對於蘇聯的經濟和軍事的功勞和成就,是不可被否認及抹滅的。蘇聯解體多年後,俄羅斯的政治家和普通百姓重新正面評價史達林在歷史上的成就,雖然他施行了許多殘酷的政策,也發動了多場戰爭,但是他讓蘇聯從傳統落後的小國變成了強盛的大國,他們認為史達林是一個非凡的人物,也是歷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而南斯拉夫是因為比較其他東歐國家來說,一來是比較接近西方國家,再加上因為「共產主義」施行的集體農場及其他經濟措施的失敗,南斯拉夫共產黨全面改革了他們的制度,主要的做法包括分權、非官僚化和工人自治管理,南斯拉夫共產黨希望找到一個位於市場經濟和計畫經濟之間的「中間地帶」。而狄托主義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共產黨的執政方針和政策的基礎上,也就是在各個國家實現共產主義這一最終目標的過程中所採取的方針和政策,必須基於這個國家本身所特有的條件而有別於其他國家。在狄托時代,這就意味追求共產主義的目標應該獨立於(而且經常是對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政策之外。這也是導致南斯拉夫一直與蘇聯當局疏離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的不管是南斯拉夫也好,以及後來的其他東歐國家,甚至是後來的烏克蘭也好這些國家是「反共產主義」的,嚴格的說應該是屬於是一種修正的共產主義,就像今天的中國大陸並沒有「反共產主義」,她還是共產主義國家,只是在政策路線上因應國家的需要做了修正,也就是今天中國大陸對外說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南斯拉夫轉變以後,接著是1956年匈牙利革命、1968年布拉格之春、羅馬尼亞西奧塞古的轉向以及諸國內政的改革,都說明了東歐與蘇聯關係的細微改變,那是東歐未來變局的遠方鼓聲。


一個繁榮及富裕的年代開始.歐洲開始呈現不同的樣貌

這一卷裡面最重要的特色,除了上面提過的國際情勢的改變,所導致歐洲各個國家開始專注於自己國內的治理以外,最重要的是作者針對一般人民的生活上的改變,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做了相當細微的描述。例如:在戰後每個家庭裡面,幾乎唯一最珍貴的東西就是收音機,而且所能收聽到的電台也相當的有限,甚至於一些鄉下城鎮裡的人,是好幾戶人家才擁有一台收音機,腳踏車已經算得上是相當炫富的交通工具,在那個年代裡。戰後歐洲國家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當然就是重建及復原工作,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採行「大量的國有化政策」「國家型經濟建設計劃」,在這些政策的主導下許多的工廠工業、交通鐵路、銀行金融、電信通訊、建築、醫療等幾乎所有產業,全都是由國營來經管的,人民的生活開始逐步的改善,再加上歐洲許多國家施行外配工人的制度,引進大量的國外勞工進入工廠裡工作,使重建及復原工作能在相當短的時間裡,就能夠恢復到相當的程度。在法國,政府把自己應有的作為全部投入,後來人稱之為「指示性規劃」(Indicative planning)的活動上: 利用公權力將資源導入選定的地區、產業、乃至產品上,有意識地彌補戰前數十年投資的不足等方面,政府官員能特別對國內投資施以相當有效的管制,乃是因為戰後頭幾十年期間,貨幣法和國際資本的有限流動阻退了外來競爭。在英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較直接,19451951年工黨政府所執行的國有化,在保守黨執政後,大部分蕭規曹隨,未予更動。於是,在整個西歐,政府、雇主、工人共同追求一良性循環: 政府高支出、累進稅率、工資小幅成長,誠如前面已提過的,這些目標已成為戰後所打造出的普遍共識。需要「計畫性經濟」和某種「福利國制度」的共識。因此,它們是政府政策和集體意向的產物。這也是後來促成歐洲經濟奇蹟,以及影響後來整個歐洲社會文化產生變化的因素之一。這段時間,歐洲的人口快速且持續地在成長,戰後經濟勃興的起始時間,因地而稍有不同,先是德國和英國,不久後是法國、義大利;因各國在課稅、公共支出或投資重點上有所差異,所以對經濟勃興的感受有所不同。戰後大部分西歐政府,支出最初側重於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例如:建造或升級鐵公路、房子、工廠。在某些國家消費性支出受到刻意的壓抑,但每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和國民生產毛額(GNP)都普遍平穩成長。(1950~1973)德國人均GDP按實質計算,成長了兩倍多,法國則成長了1.5倍,義大利的起始點較低,表現更為出色。如此出色的經濟表現,主要助力之一是各國間的貿易障礙被移除掉以後,相互間的貿易量及海外貿易持續的成長之所至。這其中德國(西德)是最大的受益者,西德占全球製造品出口量的比重,1950年是7.3%,十年後成長為19.3%。西歐經濟大幅成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歐洲工人生產力的提升,1950~1980年西歐勞動力的成長率是比20年前成長了三倍之多,另外的一些因素例如: 勞資關係的大幅改善,政治穩定,大量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由於是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西歐出現了完全就業的榮景。尤其是在歐洲的西北部(北德地區)在勞動力需求無可滿足的情勢下,也間接影響到人口的移動。1956年德國總理艾德諾還遠去羅馬,表示願意為有意往德國工作的義大利勞工免費提供交通費,這期間波昂政府也陸續與希臘、西班牙、土耳其、摩洛哥、葡萄牙、突尼西亞、南斯拉夫等國簽訂引進勞工人力的協議。1973年西德政府統計,在西德工作的外國勞工將近有280萬人,其中大部分投入營建業、金屬加工業、汽車製造業,占了德國總勞工人口的1/8。在法國登錄的外籍工人也有近230萬,占總勞動人口的11%,其中除了上述工業以外,也有進入做餐廳廚房的工人、清潔工、門房、保姆等工作。西歐人民的生活也因為薪資的大幅成長,而開始孕育出富裕的下一代,西德和荷比盧三國的實質薪資成長,在這短短的(1953年後的20)間就成長了將近2倍,英國也實質成長了一倍多。隨著人們生活的大幅改善,各型超市也一一的在各地出現,家庭裡冰箱及洗衣機的普及率開始直線上升,電視機及小汽車的成長則是另一波的高潮,也間接開始帶動旅遊業的開始興旺,電視節目剛開始都是只有政府的政令節目及針對兒童的一些固定時段的節目,可選擇的頻道很少,而且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是全日的播出,但是隨著商業廣告的開始,多元節目的型態開始展開更長時段的播出。

電影的出現並沒有帶給電視太大的衝擊,原因是因為西歐剛開始有電影的時候,幾乎都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天下,當時的電影院還不普及,要看一場電影那可是件大事,有的則需要乘坐公車去趕一場電影,而且大部分去看的人多是以年輕人較多,一般的家庭父母親們仍是以在家裡看電視的比較多,歌劇及舞台劇則是年長的及有錢人的玩意。當然隨著美國電影及大型演唱會的熱潮,美式的餐飲文化,及美式產品(例如:服飾、化妝品、唱片、可樂及漢堡等)也開始進入蓬勃的市場,年輕人的消費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急遽的成長。在生活上,如果仔細的去觀察,美式文化對歐洲年輕人的衝擊,直接促成當時已普遍被慨嘆為是「代溝」的現象,他們的長輩注意到歐洲各地年輕人,交談時動輒加上一些真實存在或自己想像的美語常用字。美式的文化衝擊自然也引起一些所謂的菁英人士的強烈反擊,其實歐洲人「反美心態」非常複雜,老一輩的歐洲人始終堅持著他們的傳統,即所謂的道德觀及宗教信仰,所以反美情緒比較沒有那麼明顯,而且覬覦二次世界大戰實質帶來的繁榮及富裕的生活,使他們真正能拿得出檯面的反美心態,多半仍是因為戰時及戰後的某些「反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大都是不表於言詞之中,尤其是在西德及奧地利最為明顯,許多西德人明明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他們通常仍堅持使用自己的母語做交談。年輕人反美多是所謂的「文化菁英份子」,所持的標準多是因為固有的歐洲那種保守懷舊,激進排斥外來文化衝擊的心態,然後又去拉動一些對未來一無所知的年輕人,一起造勢起鬨,而這些被鼓動的年輕人,又是一群對未來充滿著不知道何去何從的心理,而又懼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於是在這些所謂的「文化菁英份子」的鼓動之下,往往會做出許多不知道反甚麼就去「先反美再說的」不理性行動,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社會動盪。再加上德國境內大量的外籍工人,種族複雜,生活語言及宗教信仰,都有相當大的差異之下,許多事件可能剛開始只是一些,單純的小事衝突,但是常常都會被激化釀成相當大的社會事件,更加深了許多不確定及矛盾的彼此怨恨,這也是戰後歐洲因為經濟起飛以後,人民生活開始富裕了,另外衍生出的社會代價及成本。



(卷三)大衰退1971~1989

其實這整部書我個人認為,最精采的部分在「卷一」跟「卷二」,因為前面這一段的歷史,轉折性比較大,而且許多的細節作者描述得比較細膩,尤其是從一個戰亂幾乎是一片灰暗無助,了無生趣的環境中,逐漸的復甦恢復生氣過來,然後漸入佳境,更轉而進入一個從來都沒有的榮景中,讀起來真有一種引人入勝的感覺。第三本書(卷三) 1971~1989年主要講的是歐洲經過所謂的「經濟奇蹟」的榮景以後,開始告別繁榮樂觀的六○年代,七○年代歐洲開始一連串的變動,仔細去分析這些變動當會發現,其實這些變動都或多或少與全世界其他地區產生的變動,有許多脈絡可循的關係。就拿美元的變動來說吧,二戰以後美國為了協助歐洲各國重建工作及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其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的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稱之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使美國逐漸成為重建後的歐洲,最大的出口市場,大量的美元存款流向歐洲。在二戰后初期,美國利用戰爭中膨脹起來的經濟實力和其他發達國家被戰爭削弱的時機,大肆向西歐國家、日本和世界各地輸出商品,使美國國際收支持續出現巨額順差,而其他國家的國際收支則持續出現逆差,從而使美國黃金儲備增加,美元幣值愈趨穩定,因此這一時期「布雷頓森林體系」能正常運轉。但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西歐經濟的恢復、發展和聯合,以及日本經濟的起飛,使美國對外貿易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由于美國實行對外擴張戰略,導致美國巨額的海外軍事開支和巨額的資本輸出。因此,使美國的國際收支從20世紀50年代末以后由順差轉為巨額逆差。而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國際收支則由逆差轉為順差,而引起美元大量外流,泛濫成災。與此同時,美國的黃金儲備又大量流失,使美國喪失承擔美元對外兌換黃金的能力,最終不得不于19718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另一方面,由於美國捲入越戰的泥沼,自顧不暇,而且美國因為越戰的影響,使美國國內自身的經濟收到了相當的影響,而且國內反戰的情緒日益高漲,美國開始調整她所謂的「國際警察的政策」,並終止了佈雷頓森林協議,以及將美元作為全球匯率標準的原則,頓時使穩定世界金融秩序的美元固定匯率被埋葬,歐洲貨幣匯率跟著浮動,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接續而來,兩次石油危機火上加油,引發失業潮、進出口貿易下滑,歐洲整體經濟蒙上了一片陰霾。這一段時間不算短,但是整個國際上不管是歐洲本身、或是亞洲都發生了許多相互牽制的動因,而1989年這一年對我們來說,中國大陸「天安門事件」更具相當得意義。以下就這本書的內容來做一個剖析:

一、               美蘇間的「冷戰」帶給西歐及東歐等國家,無論是政治、經濟、甚至於在整個社會的結構等,都產生許多不同的樣貌及影響:
(1).「歐元」及「歐盟」的雛型
(2). 歐洲經濟開始下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全球事務的主導力量。美國是這場大戰的勝利者,而且本土未遭戰爭破壞,因此,美國對自己國內外的使命充滿信心。美國領導人希望保持付出極大代價捍衛的民主體制,盡可能廣泛地共用繁榮之利。《時代》(Time)雜誌出版商亨利‧盧斯(Henry Luce)的話也表達了他們的感覺:這是“美國的世紀”(American Century。在戰後最初20年中,多數美國人相信這種充滿信心的方略。在1945年後開始的冷戰(Cold War)期間,人們理解需要對蘇聯採取強硬立場,贊成擴大政府權威,接受在新政期間形成的初步福利國家的基本輪廓。他們享受著戰後繁榮帶來的更高水準的富足生活。但是,逐漸地,一些人開始對主導觀念産生質疑,多方面出現的問題打破了共識。韓戰(1950625日-1953727日簽署停戰協定)其實是美蘇冷戰期間,第一場所謂的「代理人戰爭」,但是真正使美國陷入泥沼裡的是越戰(1965~1975),自從1965年越戰升級,大批美軍和裝備源源不斷地流入東南亞的這塊泥潭。據統計,在戰爭升級初期的1965-1966年度裡,美國共有510萬噸軍需品運到越南。為了支持這場戰爭,美國每天要花掉7700萬美元。1972年以前,美國在印度支那被擊毀的飛機總值達105億美元左右;戰爭期間美軍共傾泄720萬噸炸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倍多。另據估計,僅在戰爭升級初期,美軍就消耗石油產品4130萬噸。除此以外,大量用於戰鬥裝備的軍事活動和保養經費,也是一筆可觀的鉅款。到戰爭高潮的1968-1969年度更上升到222.75億美元。由於越戰耗費了聯邦政府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美國開始針對當年「布雷敦森林會議」美國針對戰後歐洲的重建工作提供以美元與黃金掛勾及國際貨幣基金組職等,來管理國際金融交易的一個協議)所做的承諾,持續因為韓戰及越戰所造成美國國內的金融危機,以致美國開始從上述等國際承諾中退縮。這危機也促使歐洲各國進一步合作,並催生出歐元的雛型連帶這也使得各國政府可以將責任往外推(比如國際貨幣基金會)並執行只靠執政黨很難推行、不討喜的經濟、貨幣政策。往昔難以想像國家會自願放棄經濟政策主動權的情形,此時卻變得理所當然,並形成往後歐盟更進一步集中權力的開路先鋒。

美蘇冷戰(1947~1991)前後44年中,前面從(1947~1971)24年裡面,可以說是西歐,乃至於包括北歐及南歐,事實上都是在一個經濟起飛,工業生產力一直往上爬,到處一片榮景,人們生活開始富裕,是歐洲有史以來少有的繁榮鼎盛的時期。前面曾說過,是因為大部分的國家及地區,都是從零開始重建,大家開始痛定思痛,將以前殖民帝國的思維,迅速的調整成,專注國內的建設及治理,全國上下不管是政府還是人民,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在採行全面國營及國家型計畫的指導原則下,大家齊心向前,終於走出戰爭的陰霾,締造了歐洲有史以來最繁榮的榮景。但是從1971開始,一直到1989/1991美蘇之間的冷戰結束為止,整個歐洲的經濟開始下滑,當然經濟下滑的因素很多,其中美國退出美元做為全球匯率標準的原則,固然是因為韓戰、越戰等戰事,拖垮了美國的經濟,讓美國開始從許多國際警察的角色,開始推遲及退卻。但是,這也由此動搖了,歐洲原本賴以為繼的信心基礎,當然也因為前面一段整體歐洲的榮景,讓歐洲人以為自己也許翅膀已經長硬了,可以自己來主導自己許多事情了,這中間法國及德國只是關鍵改變的開始,再加上英國一直還想回到過去,在二戰以前大家都是以英鎊來做國際貿易間,關鍵貨幣角色的那種心態使然吧。但是,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四次的中東波灣戰事,挑起兩次的石油危機,把原本已露痞態的歐洲經濟,開始愈益的往下打滑,許多產業轉型(因為工資上漲,及工會的連年抗爭及罷工等)所帶來的大量負面效應影響,許多傳統工業及採礦業等基礎型工業,都受到了嚴重的波及,再加上許多國營事業在輿論下紛轉民營,但是因為石油的危急,在加上歐洲長期所謂的福利國家政策,造成稅制年年的調升,在上下夾擊之下,使許多剛轉民營的大型生產事業,在經不起這些一連串的衝擊之下,紛紛都開始撐不下去,失業人口暴增,而失業救濟金更讓已經飽受抨擊的政府,岌岌可危。

二、               環境的改變、女權與和平運動是這一段時期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主張。各國的公民運動及政治運動色彩鮮明,是造成歐洲各國在歷經繁榮開始衰敗下,走出不同樣貌的開始

中國古人說的好:「富不過三代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穩定才能富過三代。國家、民族是建立在一個個家庭、家族、企業基礎上的。國家發達、民族興旺,說明整體政通人和,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企業才能安心創業,家庭、家族、企業才有富過三代的可能。富裕的首要條件是社會的穩定。在充滿衝突和戰亂頻仍的時期,人們朝不慮夕,性命難保,保持財富、富過三代無從談起。可見,富過三代決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財富傳承問題,實際上它對社會穩定、國家昌盛、民族振興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歐洲在經過繁榮富裕的榮景以後,家庭開始過著不再儉僕的生活,歐洲的生育率一直以來都相當偏低,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失,前文中也曾提過,大量的外來人口是歐洲國家勞工的來源,這也是造成外來人口增加,本國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吧。繁榮富裕的生活,在少子化的社會氛圍下,自然而然孕育出許多所謂的過寵的富二代來,最重要的是教育問題,許多的年青歐洲人,開始對未來產生徬徨,又由於大量的外來人口所形塑出許多多元的外來文化,而這一段時期剛好又是,女權與和平運動,夾雜在各種公民運動(前面提過工會的力量日益壯大)及政治運動之中,年青人吸毒及所謂的美式嬉皮風,又從旁推波助瀾,而多元文化中間又夾雜著許多,因為大量外來人口所產生的宗教及種族間的矛盾及衝突,在歐洲大大小小城市裡,天天都上演著因為上述這些社會動盪因子,所從出的各式各樣的衝突及抗爭事件,尤其是在少子化的情形之下,經過寵愛甚至溺愛的小孩,一旦接觸到多元複雜的社會以後,所產生心理層面的撞擊,很容易被周遭的環境(包括朋友、同學)所影響,對於一些夾雜於宗教、種族、人權、政治等方面的煽動或蠱惑,並沒有完好的判斷及防備能力,於是很容易就被群體所吸收,轉而參與許多「非個人完全意願的街頭活動」。當然不能將這種街頭抗爭活動與所謂的恐怖主義活動完全的畫上等號,但是在二戰後的歐洲社會,經過富裕的榮景時期,並沒有把復原期(二戰剛結束所有開始復原重建的階段)所累積從生的一些社會問體,做完好的設想及安排,使後來的這些社會運動及抗爭活動,甚至包括後來的恐怖主義活動,在經濟滯衰期間提供了良好的寄生條件。這段時期,各種複雜的恐怖主義開始侵襲歐洲,造成社會的動盪及不安。


三、               分析歐洲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恐怖主義活動,除了上述這些造成社會動盪的因子以外,還有就是:

(1). 美蘇之間的冷戰變質
冷戰的設計原係針對歐洲,但美國在反共的驅使下,以「骨牌理論」把韓戰、越戰及中東戰爭都視為冷戰的一部份。導致蘇聯以「代理戰爭」對抗美國的「有限戰爭」,使冷戰的意義變質。而美國慣於以意識型態支持對外軍事行動,先以「無限正義」,後又改為「堅守自由」為行動代號,冷戰時期,美國對於任何區域性的衝突和紛爭,莫不認為是共產主義的擴張,以及受到共黨國家的指使,結果造成美國不加選擇的「干涉及圍堵」。蘇聯與華沙成員國在冷戰期,也大量採取所謂的「多元滲透」及「迂迴策反」等活動。這期間雙方的「間諜活動」相當的頻繁,許多的「代理戰爭」也多是「間諜活動」的延伸。

(2).大量的外籍勞工帶來的社會動盪因子
前述文章提過二戰以後,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為了加速國家整體復原建設工作,在美國提供的「馬歇爾援助計畫」下,大量的引進外籍勞工,參與國家復原建設,當時在德國就有將近280萬的外籍勞工,甚至最高峰期有超過600萬的各國勞工(土耳其、波蘭、匈牙利、捷克、義大利、東歐各國),分別在德國、法國、英國等地打工。這些外籍勞工,宗教、語言、文化等均與當地人有相當的差異。例如:德國境內的土耳其勞工就將近有100萬人以上,他們多信奉回教,與德、法、英等國以天主教或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人民,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習慣上也好,或是在語言、文化上都有相當大的差異。於是許多社會活動,民族及宗教導引出來的政治及民權等街頭抗爭活動,就愈加頻繁。

(3) 西歐恐怖主義的形成
西歐之所以有恐怖主義的原因,其實是其來有自,就遠因來說是因為這些西歐國家早年多為「殖民地國家」,前文提過早期這些「殖民地國家」多以榨取殖民地的天然資源及奴役當地人民為主,雖然也涉及當地的政治權力控制,但是基本上來說,並沒有太多殘酷暴力,或違反人道之舉。但是隨著二戰的結束,原來由「殖民地國家」在控制的殖民地,卻因為大家自身都難保(前文提過),國內經濟每況愈下,於是都紛紛將原來在殖民地駐紮的軍力,從殖民地撤回本土去了,例如: 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等國都在二戰結束後,將殖民地的佔領軍力等都撤回國內去,並且培養一些親自己的軍力,來替代原來保有殖民地的控制力量。但是,問題也就由此而從生,最常見的就是,許多殖民地發生各地方勢力,彼此間的內鬥及殺戮,再加上由於許多地方被一些私人軍力,為了謀取一些資源的獨佔性(例如: 南非的鑽石礦),而長期盤據,許多恐怖份子及組織就是這樣慢慢的滋長起來的。另外,不可諱言的就是,美國(CIA)及蘇聯(KGB)英國(MI5)等國家軍情組職也利用這些地區,訓練許多的武裝力量,而這些受過訓練的當地武裝分子,許多後來都轉成所謂的恐怖份子的成員。(例如: 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裝分子,賓拉登/蓋達組職等,許多都是當年由美國CIA或蘇聯KGB訓練出來的),這就是後來造成許多恐怖份子,逐漸發展形成的原因之一。

(4) 宗教狂熱造成的恐怖攻擊
當然宗教狂熱不能一定跟恐怖主義畫等號,但是宗教之間的紛爭及戰事,卻是千百年來難解的問題,尤其是當宗教與種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一旦發生戰事,往往是很難善了的。再加上,世界上許多天然資源的分布,本來就沒有一定的規則及完全的歸屬,所以當宗教、種族、天然資源,三個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也許只需要一點點小火,從旁煽動起來,很快就會燃燒成大火,而釀成殘酷的戰爭,甚至是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我們仔細的去回顧歐洲過去兩三百年的歷史,可以發現因為宗教引起的戰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發展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由於西歐外來人口的大量增加,種族非常的複雜,宗教問題直接造成的衝突,幾乎天天都有,非常稀鬆平常。時間久了,自然而然成為恐怖份子,可以利用的溫床。

前文中提過,西歐各國信奉基督教的人口比例大約在90%以上,而其中又以天主教(舊教)比例高於基督教(新教)的比例。但是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各國紛紛引進大量的外籍勞工,其中德國初期引進的280萬外籍勞工裡,以土耳其裔的占最多,多以信奉回教(伊斯蘭教)為主,其次是波蘭裔的占第二,但以信奉天主教為主,其他義大利裔的勞工占第三,也是多以信奉天主教為主。不要說這些外籍勞工之間的信仰不同是一個問題了,就連語言、生活習慣等都差異很大。例如:在德國及法國許多基督教的家庭哩,大部芬都是小家庭為主,而且德國人本身的生育率就很低,但是信奉穆斯林(回教)的土耳其外籍勞工,生育率就特別的高(回教禁止節育),間接造成許多因為宗教信仰不同,而產生的衝突。而且歐盟在開放各國免簽進出以後,更使得一些國際恐怖份子能隨心所欲地在歐洲到處亂串,等於提供恐怖份子更有利的生成條件。隨著各種民權運動及族群發起的群聚活動,常常因為一些小的族群或因為宗教信仰的衝突,而最後被恐怖分子所操控,最後釀成更大的恐怖攻擊事件,

四、歐洲經濟的停滯

戰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生產力大幅提高,社會財富成倍增長,上世紀6090年代,是歐洲發展的黃金時代。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一度成為高福利幸福生活的典範。高福利與高稅收是成正比的,在市場經濟的強勁競爭中,福利制度正面臨著考驗。在高福利國家,不同工作崗位的工資收入差別不大,甚至不工作也可以領取不低的救濟金,這使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的動力,但當歐洲各國試圖調整福利政策時,便會引發民眾的大規模抗議。歐洲多數國家還在社會治理中制訂嚴格的法律條規,以保護環境、保障包括人們的生命在內的各項權益。這些權益客觀上束縛了企業的手腳,甚至有觀點認為,正是這些健全而苛刻的規則,令歐洲失去了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經過美蘇之間的冷戰期,美國由於自身的利益,再加上韓戰及越戰的拖累,美國自身的經濟也受到相當的影響,而歐洲本來就都是一個個的小國家,只有德國及法國的經濟體,稍為的大一點,一旦美國的支援力量,抽掉以後,歐洲各國經濟體,開始被打回原形,彼此間大小差異的程度,就更顯突出,尤其是當政治不穩定的時候,最受影響的首推「經濟問題」,檢討歐洲經濟由盛轉呈呆滯現象,原因分述如下:

(1).歐洲經濟的臍帶仍然是靠著美國支援再走的,二戰剛結束時期是靠著美國提出來的「馬歇爾計畫」,在大量國有化及國家型整體計畫推動之下,走出60年代一片榮景的,但是到了70年代,美國自身因為韓戰、越戰等因素的拖累,造成自身難顧的窘境,因此開始從對歐洲重建金援的承諾退縮,而剛起步的歐洲經濟還非常脆弱,因此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就非常的大。(下圖是美國在二戰後的經濟走勢圖)









(2).歐洲的「福利國政策」源自一開始大量國營及國有化的「國家型經濟建設計劃」開始,高公務人員福利待遇,高工資、高福利政策,一開始確實造就了一個快速高生產力的歐洲經濟榮景。然而隨著美國經濟的下滑,及因為石油問題所導致的,全世界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再加上歐洲工會的力量,不斷的升高,造成工廠生產力下降,失業率攀升,但是由於「福利國政策」,工資福利上升容易,但是下降難,由此導致社會抗爭事件增高,生產力下降,失業率攀升,整體經濟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3).二戰以前的歐洲,各國之間的結算貨幣,是以「英鎊」來做國際貿易結算的關鍵貨幣。二戰結束後改採以「美金」來做,彼此間的貿易結算工具,而且由於歐洲各個國家都很小,所以在有限選擇下,以「美金」為國際貿易收支關鍵貨幣。但是一旦美元疲軟,相對來說,整個歐洲的經濟,自然而然地會受相當大的影響。
「關鍵貨幣」的建立並不如想像之中那般容易,由於國際貿易的收支直接影響各國的經濟及通貨,這也是導致後來「歐盟」成立以後,最優先而且最迫切的,先確立「歐元」為歐盟成員國間的「關鍵貨幣」的基礎。

(4).二戰以後,歐洲各國原來在美國「馬歇爾計畫」的援助下,把原來彼此間,長久以來的貿易壁壘,及一些非關稅的貿易障礙,一一的打開了,一時之間整個歐洲變成一個大的經濟體,造成60年代的榮景。可是隨著石油危機,及美國自身經濟的影響,以及疲弱的美元,造成整個歐洲的不景氣,問題是由於歐洲各國經濟體,本來就有相當大的落差,在榮景時期還感覺不到太大的差異問題,但是一旦遭受到國際不景氣的衝擊下,由於各個成員國本身的經濟體就不大,所以很容易就顯露出經濟的疲態,於是大家為了先求自保之下,又多開始撐起許多的貿易保護措施來(貿易壁壘及非關稅的貿易障礙),愈益加整體大不景氣的影響。



(卷四)新歐洲 舊歐洲1989~2005

一、               蘇聯解體

1989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相當有感的一年,「蘇聯解體」是一件相當令人驚訝,而且嘖嘖稱喜的一件事情。但是對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更有感而且更震驚的卻是64日發生在「北京天安門」軍隊鎮壓民運的悲劇事件。對於蘇聯為什麼會解體,學者、專家的說法非常多,有許多一半人認為是「戈巴契夫領導班子」出了問題,才造成蘇聯的解體,其實對政治稍微有一點理解的人,一看就知道了,再怎麼也不可能一個人或是一個領導班子,能在短短的時間裡,將一個有歷史,而且有那麼多邦聯國家及民族的帝國,搞垮而且解體掉的;況且大家都知道戈巴契夫及其領導班子,從上任以後就做過許多重大經濟及民生法案的改革,試圖將蘇聯的「經濟」從極度艱困之中慢慢的拉回來,當然他是失敗了,但是再怎麼也不能說蘇聯的解體,是他一人造成的。比較合理的論述,學者專家們一致認為蘇聯的解體,應該從「長期、短期等因素」就「經濟、政治、民族」等多方面去分析才對。套句戈巴契夫自己說的話: 1989517日,戈巴契夫在北京舉行記者會時,曾有記者就蘇聯的改革次序提問,戈巴契夫答曰:「蘇聯首先解決的是迫切的經濟問題。當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時發現,問題比我們預想的要深刻得多,不改革政治,就不可能解決經濟問題,因此我們著手政治改革。」

1.          經濟問題
其實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於1928年,從1928年至1975(二戰結束是1945)大約50年時間,蘇聯經濟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們不管用蘇聯官方的統計數字,還是西方資料,都可以證明這一時期蘇聯經濟發展的速度超過除日本以外的所有資本主義國家。而蘇聯經濟發展的前提是《實現最大的社會公正》,在這一點上,恐怕資本主義國家是做不到的。由於實行了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早在1940年前後,蘇聯就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西方有個統計,30年代蘇聯工業機床進口量的比例曾達到85%-90%,二戰開始後,全部由國內自己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工業化和技術進步。從1950年到1975年,蘇聯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為4.8%,而美國同期的增長率為3.3%。西方的統計還表明,在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計畫經濟體制下的經濟發展速度也大大快於西方國家。當然這不等於說,蘇聯建立的計畫經濟體制不存在問題。 前面提過大部分的歐洲國家(不包含東德、捷克、南斯拉夫、以及蘇聯體及其附庸國家)在二次大戰以後,都採行「民主政治」及「福利國家」政策的方向走。而這個時候的蘇聯及其附庸國家,包括東歐一些國家(前面提過),尤其是像南斯拉夫、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在沙皇俄羅斯時代其實與蘇聯是有相當的種族問題的,二戰時期這些國家也都曾經過納粹的洗禮,二戰結束前史達林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邱吉爾,三國領袖在雅爾達秘密會議協定中,美國因為想盡快先將歐戰結束,能夠專心於亞洲與日本之間的戰事,所以與蘇聯劃分戰後歐洲的勢力,以換取蘇聯的出兵。而首先遭殃的就是波羅地海三小國: 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愛沙尼亞,其他東歐國家也由此被併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當然首推他的「社會主義極權統治下的國家經濟計劃」,其實剛開始推行的時候並沒有甚麼不好,也沒有遭受什麼人民抵制反抗的問題,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是從零開始重建,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西方記者去調查訪問當地這些國家人民的時候,還是有將近80%的人,並不完全反對「社會主義」,其實人民在意的是「經濟及人民生活問題能否獲得改善」,對於所謂的「資本主義」只是抱著期盼,其實並不怎麼了解「資本主義」,更對當時的貧富差距大,以及政府官員的貪腐感到抱怨及無奈。波蘭及南斯拉夫因為地理位置最靠近西歐,所以很早就開始有脫離蘇聯的舉動,後來因為蘇聯內部的經濟從1975年一路開始下滑,下滑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1).軍工及重工業生產過剩與民生經濟及生活差距太大而失衡
   蘇聯體在二戰結束以後,都是施行與蘇聯國內一樣的「社會主義極權統治下的國家經濟計劃」,在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甚麼不妥,可是後來沒有像以前一樣的戰爭需求的時候,許多的軍工業及重工業就自然產生,生產過剩的問題。而與人民生活及民生經濟的差距就愈來愈大了。
 (2).「閉鎖型的經濟模式」造成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差距愈形擴大:在蘇聯體的「社會主義極權統治下的國家經濟計劃」各附庸國的計畫型生產是完全被指定的,許多的資源是被浪費掉而且沒有效率的,所有的生產及經濟都是被扭曲過的。
(3).美蘇之間的冷戰,造成軍備競賽,龐大盲目的軍工生產,造成經濟發展失衡,再加上美國及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制裁,及美國聯合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下的油價下跌,給蘇聯體原來已虛弱不振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4).官員貪腐,社會改革雜亂無章,更造成嚴重貧富不均,葉爾欽及戈巴契夫均
  曾提出許多改革策略,但是中央與地方不同調,也曾試圖從政治改革去挽救
頹廢不堪的經濟情況,但終因成效不彰而功敗垂成,終至不可收拾。

2.          種族問題
儘管蘇共中央嘗試以「種族聯邦制」由上而下控制地方,然制度本身種下了分裂之種子。地方幹部由地方的「自己人」擔任,且可以推行優惠自己民族之歧視政策,因而得到當地人支持,建立了相同民族組成之群眾基礎。此外,即使蘇共強調聯邦中,各共和國「以民族為形式,社會主義為內容」(“national in form but socialist in content”),並壓制民族主義,但以相同民族為組成基礎劃分共和國,確實給予各民族清晰之地域概念,以及某程度之自主。而地方幹部得到群眾支持,建立基礎後,也與中央漸行漸遠。尤其是當經濟下滑時,問題一一浮現。地方幹部透過給予資源獎賞,收編精英、拉攏群眾。經濟轉差,資源減少,幹部便慢慢失去壟斷地位。幹部唯有向中央爭取更多資源。而最有效方式,乃鼓動屬於相同民族之群眾,發動示威。當中央也缺乏資源時,問題便一發不可收拾。另外,蘇聯採取「全聯邦再分配(redistribution)」之經濟政策,從較富裕之共和國抽取資源,協助較落後之地區,以達致平等。當經濟增長時,問題不大;但當經濟下滑時,富裕之共和國自然會抗命中央。其中波羅的海三國及高加索地區較為富裕,拒絕支援較落後之中亞地區。地方幹部於是鼓動群眾,舉起自治、自主之大旗。幹部運動群眾,但群眾運動卻容易失控。而南斯拉夫與捷克斯拉夫因為與西方靠得非常近,早已被西方自由民主下的資本主義所影響,與蘇聯體早已貌合神離,終於因蘇聯體的經濟及政治改革失敗而轉趨西方。

3.          全世界自由化(liberalization)及民主化(democratization)之影響
自由化及民主化,不必然帶來國家解體,但在種族聯邦制中,卻有此效果。一般而言,開放報禁、黨禁,開放言論自由及政治自由,能令一國走向多元主義pluralism),眾聲喧嘩。然在種族聯邦制中,卻令各共和國中之民族得到機會,宣揚民族主義。由於語言各異,開放言論自由造成多個割裂的語言共同體。政黨(包括地方共產黨)為打好選戰,也以民族及身份認同為政治綱領,挑戰中央地位。蘇聯晚期,蘇共總書記葉爾欽戈巴契夫,都曾因為經濟問題而想推動改革開放,但是在允許「有限度的私營企業」衝擊下,更因政府官員貪腐,造成原來社會主義下的分配制度破壞掉,更形造成貧富不均的問題嚴重,嚴重讓人民失去對政府的信心。此外,各共和國又因為施行民主,開始推動選舉,而黨中央卻維持威權(儘管是弱勢的)統治,令地方更加離心,甚至開始無視之。其中俄羅斯共和國選出葉爾欽為總統,對戈巴契夫及蘇共中央造成極大威脅。結果蘇聯民主化,促成分裂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及南斯拉夫,也同樣因為種族聯邦制而走向分裂。其中南斯拉夫各共和國本身之獨立程度,比蘇聯各邦更高。狄托將軍(Tito死後,國家走向邦聯制(confederalism,各共和國早已針鋒相對,因而導致其解體之時出現內戰及種族清洗等可怕慘劇。

4.          石油危機與蘇聯解體
單從字面上去解讀,一定覺得很奇怪,因為在一般人印象中,蘇聯是一個石油及天然氣的出口大國,怎麼可能因為石油危機而影響到蘇聯的解體呢? 70年代蘇聯經濟確實是靠著軍火及石油在支撐著整體的經濟。但是到了雷根總統上台以後,開始與中東阿拉伯國家聯手,控制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而當時又因為美蘇雙方冷戰關係爭鬥加劇,美國支持賓拉登蓋達組職將蘇聯軍力拖在阿富汗(1979~1989),拖垮蘇聯經濟。再加上雷根總統採行強硬圍堵政策,在全世界到處搧風點火,與蘇聯產生「局部型代理人的戰爭」(打有限度的戰爭,支持他國間戰爭,但是並非由美國及蘇聯直接面對面戰爭),並高喊發展「星戰計畫」及挑起雙方的「軍備競賽」造成蘇聯經濟上非常大的壓力。其實這件事應該歸責於蘇聯自己,『鑑於美國雷根時期的中情局局長凱西(William J. Casey)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科特金(Stephen Kotkin)2001年出版《倖免的大戰: 蘇聯解體 1970~2000》』書中就曾提過,前面文中也提過,整個蘇聯包括東歐在內,其實在70年太開始,經濟就已經顯露頹像,開始一路下滑。剛好碰到1973開始的中東石油危機,藉著油價的攀升,蘇聯當時已奄奄一息的經濟,得以及時舒緩。而雷根總統於1981年就職上任,任命CIA凱西開始就一切可能的方法,展開與蘇聯的爭鬥,根據前國家安全局顧問 艾倫(Richard Allen)在回憶文中提到,就是這個『轉變』CIA凱西及其幕僚察覺到,原來「石油、美元」加在一起會是一個「非常厲害並且看不太見的武器」。而這個時候剛好,1985年沙烏地阿拉伯因為伊朗伊拉克的衝突,想要自建軍備來保護自己的油田等利益,美國提出『和平盾計畫(Peace Shield),並允諾出售AWACS空中預警機、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並派出近1700位軍事顧問人員協助沙烏地阿拉伯建立空軍及17個長程雷達站及5個地下指揮中心,的防空預警系統。但是交換的條件是『持續的石油增產及輸出』去促使油價一直往下滑,當時的最低價曾經降到每桶12美元,甚至一度曾降到8美元一桶。頓時把已近破產崩盤邊緣的蘇聯經濟,狠狠的打到倒地不起,再加上美國透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力量,促使西歐各國減少購買蘇聯的天然氣,老美這時候又狠推「弱美元策略」迫使蘇聯不得不拿出「庫存黃金」來替代原本以美元結算的貿易逆差,使蘇聯的外債負擔遽增。

倒楣的事往往是接踵而來,剛好蘇聯的兩位總書記 安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死於19842月,接著是 契爾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19853月逝世,由當時54歲的 戈爾巴喬夫(Mihail Sergeevich Gorbachev)1985年接任。他上任以後,試圖由政治改革來挽救已崩盤離散的經濟體,但是跟著是保守派勢力及俄羅斯民選總統葉爾欽,發動政變並將戈爾巴喬夫軟禁。但是葉爾欽是個充滿爭議的政治人物,他在蘇聯共產黨年代因矢言打擊貪污而聲名大噪,但其政權卻飽受貪污醜聞困擾。他執政時推動市場經濟和民主制,但他採取「休克療法」以令俄羅斯盡快走上資本主義,卻讓俄羅斯經濟崩潰,最後更曾以武力鎮壓反對者。他在蘇聯解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言行舉動鼓勵了俄羅斯聯邦內部的分離主義,車臣在其任內模仿葉爾欽宣布車臣共和國獨立,葉爾欽被迫在任內兩次向車臣發動攻擊,他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行為使車臣人民極度痛恨葉爾欽,其仇恨產生了數次死傷慘重的恐怖行動;他令蘇聯解體,使俄羅斯領土對比起前蘇聯喪失達24%,國力大減,俄羅斯在葉爾欽的領導下不再是超級大國,也動搖了他在國民心目中的領導形象,19991231葉爾欽宣布辭職時俄羅斯民眾對他的支持率僅為2%1989年蘇聯解體,東歐從鐵幕走出,在歐洲大門外張望,極力想重返歐洲,貧窮的東歐,讓四十多年來,偏安一隅的富裕西歐開始動搖,不斷詢問:歐洲人是誰?什麼能代表歐洲?


二、               歐盟加速整合的時代

前文提過,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確保德國不會再次威脅到和平,德國部分重工業遭到拆除,煤炭開採區被隔離(薩爾、西里西亞)或由國際控管(德國的魯爾工業區)。隨著邱吉爾在1946年所提出的「歐羅巴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及其他人士的類似聲明不斷提出,1949年成立的歐洲委員會成為第一個泛歐組織。隔年59日,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提出整合歐洲煤鋼工業的共同體,這兩項產品是軍事武器的必要原件。(參見:舒曼計畫)法國、義大利、荷比盧三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以及西德簽署《巴黎條約》,隔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接管魯爾區的管理權並取消部分德國工業生產的限制,這算是歐盟或說歐盟共同體最早的機構。

1973~1993年實際上歐盟隨著蘇聯的解體,加速了擴張及整合的行動,從原來的6個國家逐步(經過三次擴張)增加到28個成員國,在199227日簽署正式成立『歐洲聯盟』。並於1991129日至10日在荷蘭的馬斯垂克舉行的第46屆歐洲共同體首腦會議上簽訂『馬斯垂克條約』《其中還包含了「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條約」和「政治聯盟條約」》,合稱為『歐洲聯盟條約』199127日,歐洲12國正式簽署歐洲聯盟條約26日波羅的海沿岸10(丹麥、聯邦德國、瑞典、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波蘭)外長會議在哥本哈根舉行,談論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問題,並決定成立波羅的海沿岸國理事會28日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開始與歐洲共同體會談,商討加入歐洲共同體成員。52日,歐洲共同體與歐洲自由聯盟在葡萄牙的波爾圖簽署建立歐洲區的決定。12月歐洲共同體與東歐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三國簽署歐洲協議。1993111日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歐洲聯盟的主要原則
     實現關稅同盟和共同外貿政策
1967年起歐共體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稅率,196871日起成員國之間取消商品的關稅和限額,建立關稅同盟(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加入後,與其他成員國間的關稅需經過10 年的過渡期後才能完全取消)。1973年,歐共體實現了統一的外貿政策。馬約生效後,為進一步確立歐洲聯盟單一市場的共同貿易制度,歐共體各國外長於199428日一致同意取消此前由各國實行的6400多種進口配額,而代之以一些旨在保護低科技產業的措施。
     實行共同的農業政策
196271日,歐共體開始實行共同農業政策。19688 月開始實行農產品統一價格;1969年取消農產品內部關稅;1971年起對農產品貿易實施貨幣普貼制度。
     建立政治合作制度
197010月建立。1986年簽署,1987年生效的《歐洲單一文件》,把在外交領域進行政治合作正式列入歐共體條約。為此,部長理事會設立了政治合作秘書處,定期召開成員國外交部長參加的政治合作會議,討論並決定歐共體對各種國際事務的立場。1993111 日馬斯垂克條約生效後,政治合作制度被納入歐洲政治聯盟活動範圍。
     基本建成內部統一大市場
19856月歐共體首腦會議批准了建設內部統一大市場的白皮書,19862月各成員國正式簽署為建成大市場而對《羅馬條約》進行修改的《歐洲單一文件》。統一大市場的目標是逐步取消各種非關稅壁壘,包括有形障礙(海關關卡、過境手續、衛生檢疫標準等)、技術障礙(法規、技術標準)和財政障礙(稅別、稅率差別),於199311日起實現商品、人員、資本和勞務自由流通。為此,歐共體委員會於1990 4 月前提出了實現上述目標的282項指令。截至 1993 1210日,264 項已經理事會批准,尚有18項待批。在必須轉化為12國國內法方可在整個聯盟生效的219項法律中,已有115項被12國納入國內法。需轉化為成員國國內法的法律,平均已完成87%199311日,歐共體宣佈其統一大市場基本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建立政治聯盟
19904月,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聯合倡議於當年底召開關於政治聯盟問題的政府間會議。同年10月,歐共體羅馬特別首腦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政治聯盟的基本方向。同年12月,歐共體有關建立政治聯盟問題的政府間會議開始舉行。經過1年的談判,12國在199112月召開的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上通過了政治聯盟條約。其主要內容是12國將實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並將最終實行共同的防務政策。此外還實行了共同的漁業政策、建立歐洲貨幣體系、建設經濟貨幣聯盟等措施。

三、               新時代的歐洲裡,種族滅絕是一個共通的記憶與教訓

這部書主要是就歐洲人自己的眼光下寫的一部歐洲史,所以許多的歷史糾結並非我們亞洲人一眼能瞭解的。就像書中描述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一些經過及情節,看過以後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德國納粹對猶太人是那麼的仇視呢? 難道是只有德國人或是說德國的納粹才有這種特別仇視的糾結呢? 歐洲其他地方的人及它們的看法呢? 這種特別有針對性的種族仇視情節,是那一段時間裡獨有的嗎? 到底是甚麼一種原因造成的呢? 甚至,很多書及論述中多歸咎認為是因為希特勒個人因素所致。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二次大戰時期,德國納粹領導人希特勒,以殘酷血腥的手法屠殺了六百萬的猶太人,不僅使他被冠上了「獨裁者」、「屠夫」、「二十世紀惡魔」等恐怖的稱號,更使人們一提起集中營,就算對其沒有深入的了解,也會感到不寒而慄,難道真的是因為納粹領導人希特勒個人的反猶情節所造稱的嗎? 老實講,這部書裡面並沒有答案,書中主要是述說當時普遍猶太人被關到集中營的經過情形,大致說來在一開始的時候(歐戰開始前的德國),只是做「種族隔離」的一些措施,所以絕大部分的猶太人,並沒有覺得甚麼太大的恐慌和恐懼,雖然後來隨著德國納粹的逐步佔領波蘭、比利時、奧地利等地,也開始大規模的搜捕猶太人,並將他們遣送到「集中營」,但是還是沒有太多殘酷的事情到處被傳聞,一來因為猶太人被隔離早已經被當時的人們所漠視化了有關係,另外在集中營裡的消息是被封鎖的,所以猶太人被屠殺等等的消息並沒有被大肆紕漏有關。當然書裡面也提到一些「反猶」、「護猶」的情節,但總的來說,作者是認為:「要不是有那麼多歐洲人的長期漠視「反猶」及偷偷摸摸的通風報信,絕對不會造成那麼多的猶太人被大量的搜捕去,也不會造成許多猶太人連躲藏的機會都沒有。」作者非常鄙視那些自命清高的歐洲人,在戰爭期間為了自身的利益,出賣猶太人,造成猶太人的浩劫,但是在歐戰結束以後,這些人的思想裡,就好像猶太人被大量屠殺這件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樣,採取快速「失憶」的方式,把它從腦海裡移除掉。他還給這些歐洲人取了個名稱: 「集體失憶症候群」。

為了能讓「種族滅絕」這個事實能夠完整的被呈現,特別花了一些功夫去蒐集資料分析如下:
   反猶的起因
反猶主義的濫觴,應該要追溯至基督教信仰的教義。根據基督教《聖經》記載,耶穌基督因為猶太人的迫害而被釘上十字架。這樣「神聖」的宗教理由,為這種仇恨情緒提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耶穌死後的數百年,基督教逐漸蔓延了整個歐洲,隨著基督教的壯大,反猶氣息或多或少都浸蝕著信徒的思想。基督教認為耶穌是彌賽亞(「救世主」),是神,但是猶太人並不認為耶穌是猶太教信仰的彌賽亞,在《聖經.新約》中已經出現了對猶太人不認為耶穌是神、不贊同耶穌心意的描述。而把希伯來聖經稱為「舊約」。根據猶太人的記載,耶穌因犯罪受到懲罰被處死,而基督教則認為耶穌被猶太人迫害致死,這些都是部分極端基督徒仇恨猶太人的原因。其實遠自(西元391)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是國教),羅馬教廷就不斷向教徒灌輸仇恨猶太人的思想,是信奉猶太教的人害死耶穌的、聖經新約使徒行傳有記述,保羅險死在猶太暴徒之手、使徒司提反被猶太人活活打死。這樣的千年教育,孕育出基督徒對猶太人的仇恨,甚至在當時的歐洲(西元438)提奧多西法典中,更有法令嚴格限制,一般人是不准與猶太人通婚的,而且不准猶太人建聚會堂所,許多地方是以猶太人來做奴隸使喚的。而中世紀時的歐洲,基督徒逾總人口90%以上,猶太人多為奴僕奴隸,大部分的猶太人是散居四處,居無定所的。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的名字出現在與納粹德國有關的文章之中,乍看之下或許有點奇怪,但若說到反猶主義的強化過程,馬丁路德絕對脫不了關係。路德會是德國人馬丁.路德於西元1530年所創,當時馬丁路德在創建新教之初,原來對當時的猶太民族懷抱著幻想,希望在革除掉天主教的弊端之後,猶太人能放棄猶太教,歸化基督新教,從此接受耶穌為救世主。無奈這是路德一廂情願的想法:猶太人並不買單。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落空之後,馬丁路德的失落和憤怒逐漸轉為對猶太人的仇視情緒,甚至還在一本廣為流傳的小冊子上,整理出七點滅猶計劃
1. 燒毀猶太學校和會堂,無法燒掉的就埋掉。
2. 摧毀其住房,使其無處可住。
3. 沒收其書籍和經典。
4. 禁止其以任何形式去傳道。
5. 不再向猶太人提供保護,同時沒收其道路使用權。
6. 沒收其錢財,使他們無法再向人放高利貸。
7. 給年輕力壯的猶太人們刀斧鏟具,讓他們自給自足、自生自滅。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計劃書,只會將它當成想像力太豐富的空想吧!不過也只有德意志這個意志堅定的民族,才有辦法真的將這麼可怕的計劃貫徹到底。馬丁路德的這個滅猶計劃書,無疑為四百年後的希特勒提供了一項具體指導方針。

希特勒本身的仇猶心態
二戰爆發前的整個歐洲,普遍彌漫著相當嚴重的反猶氛圍,而且這種情緒已經持續了上千年(前文提過)。而猶太人又多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圈裡,平常就不太與外界交往,長期造成與歐洲人的生活脫節,自然引起的一種莫名的仇視感。希特勒中學時,他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進入維也納之後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的書籍,更加痴迷於其中。他曾經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他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中,他表露了他對日耳曼民族的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希特勒認為亞利安人是超等種族,希望建立純種的日耳曼國家
並且為日後走上納粹主義這道路埋下了伏筆。根據許多德國人的記載,認為希特勒的仇猶心態,除了上述所謂的『純種雅利安人優先』的論調外,可能還有與他幼年時代家庭的變故有關,有傳言說是因為早年他的母親曾經被一位猶太人惡意的拋棄,也有一說是因為當時的猶太人與蘇聯的共產黨結合,將共產黨思想引入德國,有逐漸赤化德國軍隊的危機,更有一說是因為希特勒在秘密實驗培育純種雅利安人(所謂的「希特勒嬰兒」計畫)時,希姆萊(計畫主持人)曾告誡希特勒說,除了雅利安人種以外猶太人是最優秀的,所以希特勒針對猶太人採取有計畫的「種族滅絕」計畫,由此開始。

人人都有一個好理由
在這部書裡面,對於從戰後歐洲人,重新回憶戰爭時期,歐洲人對「種族滅絕」做了那些事,以及後來的發展,做了許多的追蹤跟描述。例如:德國納粹有計畫的虐殺了600多萬的猶太人、波蘭人等,這些事實並不忌諱,作者認為要不是大部分的歐洲人,去幫助納粹捕捉猶太人,那怎麼可能那麼大量的猶太人,被輕易地捕捉到,事實上根本就是許多的歐洲人,在戰爭期間也許為了自保,而暗地裡協助納粹,使納粹黨人能夠很容易的舊捕捉到,躲藏在各處的猶太人。甚至是一些地方上的警察、郵差、公務人員等,就成了當然的共犯,而且這一類的檢舉及暗地協助的情事,在當時的歐洲各地,非常的普遍。甚至,許多家庭主婦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主動的去報告那裡有藏匿的猶太人犯等等。但是,可悲可笑的是,當歐戰結束以後,這些人就好像沒事一樣,大家一起都患了「集體失憶症候群」一樣,把那些不光彩汙穢的記憶,瞬間給遺忘掉了,幾乎沒有人再提起過,就算大家再次的見了面,也都裝做這些事情好像以前,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一樣,也許這就是「人人都有一個好理由」吧。


綜合結論 (個人心得)

(1). 應該感謝美國及蘇聯間的長期「美蘇冷戰」(1947~1991)所帶給世人的短暫穩定的時間,歐洲得以發展科技及繁榮經濟:
戰後歐洲六十年 1945~2005(全四卷)這部書因為涵蓋的時間相當的長,而且中間光是「美蘇冷戰」(1947~1991)就橫跨了快44年,如果我們就現在國際動盪的局勢,再重回頭去看的話,老實說不管是東歐/西歐也好或是北歐/南歐也好,乃至於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及地區,都應該感謝美國及蘇聯才對。 如果拿歐洲的例子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占三分之二,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三分之一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占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占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占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占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占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河南省尤其慘重,僅僅兩次災難就導致400萬人死亡,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死難的89萬人中有32萬在河南,1942年是大旱引發的飢荒又導致300多萬人死亡)。 英國經濟學家F·W·赫斯特《戰爭的政治經濟學》一書中的結論是:戰爭給經濟帶來的繁榮只是短暫的;其次,戰爭帶來的債務是一種最可怕、最有害的非生產性債務戰爭對經濟的破壞是有目共睹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部直接軍事費用達11170 億美元,這個數目約等於所有參戰國國民收入的60~70%。如果把財產損失、養老金、利息等間接費用計算在內,估計二戰全部費用到1951年為止約為4萬億美元。

「觀今宜鑑古 無古不成今」(出自明代「廣曾賢文」民間「牡丹亭」)歷史最大的好處就在於我們可以回頭去看它,歐洲在二戰以前,老實說是一個各不相容,殺伐經年,種族間矛盾叢生的地方,就拿德國跟奧地利來說好了,在二戰納粹希特勒還沒統治之前,兩國還是分成將近14/15個邦聯及州郡的格局形態,甚至到了今天德國早已經統一的情形下,(在德國及奧地利工作三年多,曾經住過布萊梅、漢堡及慕尼黑,近觀過南德及北德人的生活)北德與南德還是不怎麼很合得來的樣貌,北德人常常笑南德的人是「穿綠衣戴綠帽的農夫」(甚至有的北德人罵南德人是pig豬」),而南德人(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民風保守)則說北德人是「吃生肉的野蠻人Barbarian(北德人喜歡吃生牛肉),根本說他們不是純種的日耳曼人。其實在二戰以前世界上幾個大的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都在歐洲,但是經過二戰的洗禮,全部都被打回原形,就連英國(並沒有直接被佔領或國家敗亡)也是頻臨經濟崩潰的邊緣,美蘇之間的矛盾始自於二戰之後,美國為了要圍堵共產主義及蘇聯的擴張,遠從「馬歇爾計畫」就開始對前蘇聯作圍堵(又有一點像現在,美國主導在全世界各地去圍堵中共崛起一樣)。無形之中給了歐洲一個喘息的機會,而且也因為戰後重建及圍堵蘇聯勢力的擴張,歐洲開始了有史以來的大合作,從「北約」開始,再到「歐盟」的成立,不但各國在工業上建立了成功合作的模式,而且也因為貿易籓籬的被打破,不但拔除了各國之間的貿易障礙,還建立了「關稅同盟」,甚至到後來「歐元區」的被建立。許多歷史學家們,都一致認為要不是因為「柏林危機」的肇因,美國及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也不會一下子就整合起來,德國也不可能被允許再局部武裝起來,而西德政府願意拋棄前嫌,與波蘭及法國修好,也是後來德國所以能再復興的基礎,再加上德國的整體國營事業及國家重建目標的明確,才能乘著「美蘇冷戰」的矛盾空窗期,迅速的壯大起來,當然德國的統一與後來蘇聯解體有關,但是也因為一個強大而無侵略野心的德國,使整個的歐洲能夠發展成今天的和平及盛世,所以我說不管是東歐/西歐也好或是北歐/南歐也好,都應該感謝美國及蘇聯的「美蘇冷戰」才對

(2). 歐洲社會典範 (European model of society)
申請加入歐盟的「四項標準」及「哥本哈根標準 (Copenhagen Criteria)是建立了日後整體「歐盟」的基礎:
首先有系統提出「歐洲整合」概念的是法國的莫內(Jean Monnet, 1888~1979),他提出的概念是:①保證法國安全和維持歐洲的和平,防止德國軍國主義的在復活. ②歐洲的聯合以法、德為核心,形成歐洲集體安全的基本架構. ③歐洲整合必須從經濟做起,然後再政治整合,進而建立歐洲聯邦. ④歐洲整合必須爭取英國參加和美國的支持. 1951418日在巴黎,六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是打開歐洲整合的開始。當時提出的「四項標準」(①地理標準 ②經濟標準 ③政治標準 ④認同標準)成為後來「哥本哈根標準 (Copenhagen Criteria)」,也即是申請加入「歐盟 」的基本標準:
1.          政治民主化: 實行多黨制和議會制,建立穩定的政治體制以保障民主、法治、人權和保護少數民族。
2.          經濟市場化: 申請國必須採納並努力實現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要有能力承受歐盟內部的各種競爭壓力和市場衝擊,以滿足適應統一歐洲市場。
3.          法律制度化: 以西歐國家的法律為範本,改革法律體系,逐漸與歐洲的法律制度融合。
4.          接受歐盟體制,履行歐盟成員國的義務,贊同並支持歐盟政治、經濟和貨幣聯盟的目標,接受並能夠貫徹歐盟共同的外交及安全政策。
5.          入盟以不危害歐盟現有擴大為條件

歐洲聯盟(EU)的27個會員國的領袖在20071213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高峰會中簽署「里斯本條約」(Treaty of Lisbon,取代2005年分別被法國及荷蘭公民投票否決的「歐盟憲法」(EU Constitution)草案。新條約的簽署對EU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有助於EU脫離全球化中保守的形象,使歐洲統合進一步強化,提高EU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里斯本條約」大幅調整急需改革的EU定位、基本人權保障、決策機構的民主性及效率等議題,並且針對能源政策及全球暖化等採一致政策,提昇EU的全球競爭力。「里斯本條約」最大特徵是並非以各國為實施共同政策的主體,而是以歐盟全體會員國,並讓政策決定較有效率。「里斯本條約」關注的議題為能源、環境、智慧財產權、移民及觀光等的經濟政策,前述政策並不僅是與EU會員國息息相關,與世界經濟活動也有直接關係。因此,「里斯本條約」的被實踐,使歐盟更有能力應對未來的挑戰,使「歐洲社會典範」效應在國際舞臺上,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3).苦了五千年的中國人終於開始走出陰霾,中國的崛起帶給世人無比的希望和惶恐,「一帶一路」只是開創漢唐盛世的開始,你我都不應該缺席
為什麼和歐洲面積差不多大的中國是統一的,而歐洲是分裂的?其實針對中國的統一論調,歷來有許多各種不同的說法,大部分的論述多以,從秦始皇統一天下,訂定統一度量衡、文字、錢幣、官制、法治、稅賦等,是中國統一開始的基石。另一派的說法是,其實中國自古雖然各朝各代,多有割據及戰事,但是如果就整個中國的地理位置來說,應該算是從來就沒有大分裂過才對。其實中國自古至今,始終是一個有統一強勢文化,不斷對周邊弱勢文化民族群體進行征服和同化的歷史。而歐洲則始終處於多元文化狀態下,從未有一個極為強勢的文化主體貫穿整個歐洲。要說基督教統一歐洲,那就像說儒家學說統一中國一樣謬不可論(教皇固然在一定時期上享有歐洲許多地區的經濟供給,但這種關係十分微弱)。

21世紀是「中國世紀」的人不少,需要自問的是,我們有什麼價值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有什麼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舉止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和尊重?甚至需要自問:我們對當代世界有正確的理解嗎?從工業革命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英國是世界經濟中心,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崛起了,逐漸地變成了世界的經濟中心,到今天,美國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在美國國力最強的6070年代,經濟學老師常講的一個笑話就是:「美國經濟打個噴嚏,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濟就發生重感冒,在這樣的狀況下,你研究美國怎麼打噴嚏,比研究其他國家重感冒更重要。」近年來,隨著亞洲國家經濟的不斷創新高的成長,使全世界經濟的脈動,開始逐漸轉向亞洲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人均GDP按美元計算1993年首次突破500美元,達到523美元(人民幣3,015元);2001年首次突破1千美元,達到1,047美元(人民幣8,670元);2011年突破5千美元,達到5,577美元(人民幣36,018元),2014年達到7,595美元(初值,人民幣46,652元)。根據外部銀行推估: 2020年中國人均GDP可以達到12615美元,中國有可能變成高收入國家,而且中國還有可能維持相對比較高的經濟增長。到2025年,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也會超過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25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是美國的1.5倍或者是更高。中國將毫無疑問地變為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發生在中國的經濟現象會是最重要的世界經濟現象,解釋這個經濟現象的理論會是最重要的理論,所以說21世紀是中國世紀,是有它相當扎實理論根據的。

國際經濟的榮景逐漸向亞洲移動,已經是一個必然而且不可逆轉的趨勢了,但是要講到「中國世紀」的時候,我們還是要談到,到底我們有甚麼是未來人類不可缺少的價值在哪裡? 「解決貧富差距」是重要的議題之一,目前看來「共產主義」是失敗的;而「資本主義」也還沒有找到可以解決的答案,剩下「社會主義」可以解決嗎? 而中國大陸一直強調,他們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是看起來好像也沒有找到一個十分有把握的解決方案。目前這個論述是pending的,全世界有許多的學者專家仍然在辯述中。另外,我們從這部書裡頭,看到歐洲「種族問題」仍然是目前他們還在面對,而且在極力待解決的問題。這一點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好像比較占上風一點,我們可以從過去五千年的歷史看過去,中國人的社會是一個非常具有高度融合力的社會文化結構,目前中國大陸官方統計共有56個不同的族群,80多個不同方言跟語系,可以算得上是,幾乎全世界都找不到的民族大熔爐。

另外如果就歐洲的範例來論,由「國家型經濟計劃」來主導經濟建設,以及以「國營方式」來帶頭執行這些計劃型經濟建設,不管是在台灣或是中國大陸,甚至在華人社會的新加坡,都是成功的。所以這個部分目前仍然是相當值得被肯定的方法,在台灣「公轉民營」做的還馬馬虎虎,中國大陸現在正在做,當然因為一些國營體制及政治民主化的基礎不同,對中國大陸來說,確實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看起來中國大陸是想借「一帶一路」將這些「國企問題」來,好好的理一理,但是制度歸制度不說,光是「人」「事」問題,要突破就不容易。不過從好的一面來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最少能用目前的政治制度,管好了16億的人吃飽了肚子不會亂,就不容易。再講到「民主」及「資本主義」這兩個敏感議題來說好了,其實說白了,中國大陸再怎麼不承認,其實她現在執行的其實,比「資本主義」還要「資本主義」,換一句北京計程車司機的話:「其實現在根本和1949年蔣介石那時侯喊得沒甚麼兩樣,只是老蔣換成了老毛而已。」不過倒是與許多的中國大陸四五年級生討論過「民主」的問題,有趣的是他們沒有一個,是贊同中國大陸來施行「民主」的,他們認為中國那麼一個大國家,要是施行不要說是台灣式的民主了,就算美國式的民主也不可行,他們認為一旦中國大陸施行民主政治以後,不要多三兩年後一定會分裂成四五個國家。他們的反應正印證本書中在二戰後一些東歐國家的例子,幾乎完全相同,真的非常有趣。

最後,這是一部龐大的寫作計畫,耗時十多年,相對於以美國為中心的歐洲史,這部作品提供了真正「以歐洲為中心」的歐洲史「歐盟是對歷史的回應,但永遠無法取代歷史。...像狐狸一樣,歐洲懂得很多。」從殘酷的種族計畫到人權價值的倡議;從法西斯主義席捲全歐到赤色紅軍劃下冷戰鐵幕;從二○年代的自由資本市場到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大政府福利國家;從彼此間鉤心鬥角的軍備競賽到成員國相互合作的歐盟;從關稅壁壘、彼此間貨幣不得兌換到統一貨幣歐元,歐洲是個人類活動的實驗室,經歷了各式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秩序、社會制度、文化思潮的洗禮和試驗,無怪乎Tony Judt說「像狐狸一樣,歐洲懂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