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從《中國製造2025》看台商應有的準備

2015年5月8日中國大陸國務院公布《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是所謂的中國版的《工業4.0》,如果就其行動綱領的推動時程來看,整體規劃及執行將橫跨中國大陸兩個五年的國家型計畫(包括2016年至2020年之十三五規劃與2021年之2025年之十四五規劃)之製造業由大轉強之十年中長期規劃案。如果從國家型規劃角度來看《中國製造2025》,其主要目的是要建設中國製造,從一個製造型大國,轉變成製造型強國之列。也許我們可以從《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裡中共中央辦公室開宗明義的期許,可以推究出中國大陸政府,在面對未來整個國際上《工業4.0》的競爭上面,那種宏觀偉大的氣勢來:「製造業是國民經濟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以下就《中國製造2025》的內含及其可能面對的挑戰等,做一個簡單的剖析。
 

(一).《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

《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其核心包括9大任務、10大重點領域、5項重大工程與1本綠皮書
 
9大任務包括:(1)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2)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3)強化工業基礎能力、(4)加強品質品牌建設、(5)全面推行綠色製造、(6)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7)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8)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9)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準。
 
10大重點領域包括:(1)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產業、(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3)航空航太裝備、(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5)軌道交通裝備、(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7)電力裝備、(8)新材料、(9)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10)農業機械裝備。
 
5項重點工程包括:(1)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2)智慧製造、(3)工業強基、(4)綠色製造、(5)高端裝備創新。1本綠皮書包括:推出中國製造重點領域升級方向綠皮書目錄指引,動態調整、滾動推進。堅持市場主導、改革創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中小企業配套推進,務求重點突破,取得實效,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給予傾斜等。讀完上述這「9大任務、10大重點領域、5項重大工程與1本綠皮書」後,真的會讓人有那麼一種「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那種千山我獨行,直叫人有一種血液沸騰的感覺,難怪中國大陸提出國際上「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以後,使全世界所有投資人的眼光,一夜之間呈現180度的大翻轉,從此聚焦亞洲,從此聚焦中國成為未來全世界不可逆的方向了。
 
《中國製造2025》在執行面方面,也規劃成立了「國家製造強國領導小組」做為領導機構,由大陸國務院相關領導人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委和單位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責是統籌與協調全面性的工作,包括:審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專項、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強戰略規劃,以及指導部委、地方開展工作。從這裡可以明顯看出來,中國大陸是以出動「國家隊」來打這場戰爭,而起始腳步仍是先從「改善基本體質」,強化「中央與地方協同運作」,配合「國家型計畫整體規劃進度」同步運作。所以,這裡面包括: 如何防治環境污染,去化《過剩產能》,建立「中國領先」的《紅色供應鏈》系統運作,以及積極與《一帶一路》掛勾。
 

(二). 《中國製造2025》的思維來源

如果仔細的去剖析《中國製造2025》可以看出它的底層思維來源有兩大方向,其一是推動在2020年以前,整個中國大陸要建置形成15個左右涵蓋各不同領域的「創新製造中心」,另外期望在2025年以前更能擴增到40個左右的「創新製造中心」,有點像我們當年推動新竹工業科學園區的味道,但是中國大陸試圖將其規劃建置成所謂的「一條龍式的科學生態園區」其規模和匯集的競爭能量應擠身於世界一流的水準。其實這個底層的來源有點像2011年美國歐巴馬總統所提出來的「美國再工業化」的政策思維。歐巴馬總統在2011年6月聽取美國科學與技術總統諮詢委員會提出「確保美國在先進製造業的領導地位」報告後,提出「先進製造業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希望透過政府做為橋樑,使在美國研發出的成果得以順利留在美國本土進行商業化生產。同時為鼓勵美商將海外的生產轉回美國,2012年1月再推出「委外工作轉回美國計畫」(Insourcing American Jobs),希望藉由國內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重新掌握世界製造業龍頭的地位。
 
另外一個支撐《中國製造2025》的底層思維方向,則與「德國工業4.0」的本質非常接近。其中包括發展智能化生產設備、智能產品、推行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的研發、生產、管理及服務的智能化作業等。德國提出的工業4.0(Industry 4.0、Industrie 4.0),或稱第四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生產力4.0,是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及科技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用來提昇製造業的電腦化、數位化、與智能化,目標與以前不同,不是創造新的工業技術,而是將所有工業相關的技術、銷售與產品體驗統合起來,是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能化工廠(Smart Factory),並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以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智能整合感控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 CPS)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
 

(三). 各國《工業4.0》核心價值及目標不竟相同

《工業4.0》最早提出的國家是德國,但是如果我們去看德國提出《工業4.0》的背後原由分析以及其內容以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其競爭焦點,並非單純的只是為了提升工業製造技術的提升,更是為了搶回市場的訂價權。從價值創造上來講,每一個企業從各個環節都希望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且還希望把這個價值放到自己的口袋裡,這樣自然就會產生競爭。如果從競爭的角度去看《工業4.0》,我們就可以得到非常清晰的認識,德國之所以要提出《工業4.0》,本質上是為了應對來自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帶來的價格壓力,這一點在德國《工業4.0》工作組的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 (1).工業4.0的本質是德國產業界期望重新找到製造業的市場定價權;(2). 製造企業主要關注兩個成本,一個是生產成本,一個是交易成本(經濟學意義上);(3). 行動互聯網(Internet)初期融合的領域是消費市場,也就是我們通稱的手機應用(Mobile App),但是當Mobile Internet與目前的Mobile IoT物聯網結合在一起後,產品的訂價權開始產生質變,從以前所謂的生產領域逐漸移轉到消費領域去了,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成為常態,產品的區隔化消費型態,更趨明顯,產品生產的客製化複雜程度更趨多樣化,因此產品的智能化生產成為未來必然的趨勢。
 
好的策略就是選擇不做什麼(Michael Porter: The essence of strategy is choosing what not to do.),好的行銷是選擇讓誰討厭你。德國提出《工業4.0》以後,許多人一直把它與機器人畫上等號,其實《工業4.0》不是機器人,在德國《工業4.0》文件中,德國專家將機器人放在《工業3.0》時代的產物。那為什麼中國將工業機器人廠商當成是工業4.0概念股呢?那是因為中國製造業機器人使用量太低原因。德國西門子工業解決方案集團高級技術與標準部門副總裁Dieter Wegener對德國《工業4.0》的核心價值及目標做過一番詮釋:「工業4.0是德國政府推進的《高科技戰略》(High-Tech Strategy)之一。德國政府制定高科技戰略,是為了讓德國在解決世界面臨的諸多課題時擁有主導權。」其實在2006年8月德國政府推出「高科技戰略2020」(High-Tech Strategy 2020)時,就規劃橫跨「氣候/能源」、「健康/營養」、「交通工具」、「安全」、「交流」五個領域了。把焦點對準了在未來10~15年內有望實現技術發展的項目。除此之外,德國政府還制定了孕育創新的戰略及其相關計畫。而且如果從德國的整體《工業4.0》的執行面看過去,利用物聯網(IoT)和網際網服務改革生產流程,其實只是整體《工業4.0》其中一個部份,做為技術領袖的德國來說,是想經由《工業4.0》的策略規劃及執行,將德國整體的國際競爭力,提高到絕對的優勢地位,並借由此而搶回科技工業及產品的「國際的話語權」(訂價權)。
 
綜觀美國提出的「先進製造業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也有人俗稱美國版的《工業4.0》,與德國原本的《工業4.0》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相當大的不同,但是其實它的核心價值與其最後的目標是很接近的。但從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來看,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明顯的特徵: (1). 發展製造業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尤其是創新型高科技業。根據Berkeley 經濟系教授Enrico Moretti 之研究,科技業每增加一個工作,約可創造約五個其他工作,其中許多是服務業。(2). 製造業 所販售之有形產品利於外銷出口,創造整體經濟成長。(3). 製造業與工業是國家整體實力之綜合產業,並且製造業是諸多產業的基礎。(4). 科技製造業是一個變化快速且產品生命週期短的產業。產業變化快速就會面對原有產業(舊產業),如何在新環境中轉型與改造問題。因此先進國家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如何將原有產業群聚,透過政策的介入進行調整與活化。(5). 製造業也是受到科技創新影響巨 大的產業。所謂的科技創新即是下世代技術的發明與商品化,例如對於TFT LCD 顯示器產業來說,AMOLED 技術即是具潛力之下世代產品。科技創新快速,那麼製造業廠商需要更快速的研發速度與新興技術商品化能力。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其實不管是與德國提出的《工業4.0》也好,或是和美國提出的「先進製造業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AMP)也好,或是《中國製造2025》也好,雖然在表面上似乎有許多的不同點,當然在中國方面有一些多以《國家優先》為比較大的考量起始點,所以像甚麼航太工業、國防工業、基礎工業轉型換代、甚至關係過去工業污染的問題等等,都放在優先的等級上。但是像美國版的《工業4.0》就比較偏重以民生企業及國家發展,採同步提升的方式在進行改革。而德國的《工業4.0》則比較側重在如何提升工業生產智能化(CPS)的措施方面,企圖從工業智能化的生產規範啟動,最後重新拉回定價的話語權,以及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四). 《中國製造》付出的代價

大家都知道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打開了《中國製造》的序幕,所以在過去30年裡面《中國製造》開始逐漸成為世界產品的主要生產工廠匯集區,根據大陸工信部2011的統計資料顯示,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將近220種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的位子。例如:粗鋼產量世界第一,佔全球產量的44.7%;電解鋁產量佔全球的40%也是第一;造船完工量也是世界第一,佔全球份額的42%;彩色電視的出貨量佔全球的48.8%;冰箱出貨量佔全球的70%;手機出貨量佔全球的70.6%;電腦計算機的出貨量佔全球的90.6%也是世界第一;其他相關零組件等的產品部件等也多是世界第一,這裡面還不包含所謂的民生消費品項(諸如:成衣、鞋子、玩具…等)在內。所謂《中國製造》的產值(6.2萬億美元)在2008年已經超過美國的(5.7萬億美元)。而2011年的《中國製造》產值(11.3萬億美元)更是超過美國的(5.6萬億美元)的兩倍還多。《中國製造》將中國一舉推升成為世界上製造業的大國之列。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去剝解《中國製造》時,我們會發現許多不足的地方,例如許多的《中國製造》產品,並沒有完全掌握所謂的「核心技術根源」;許多的「專利知識產權」仍掌握在其他先進工業國家手裡;而一般的工廠企業的「生產利潤率」普遍偏低;生產資源的浪費更是所在都有;產品的層次品級也偏中下等次;這裡面沒有提到的是《中國製造》所帶來的嚴重環境汙染及空氣汙染的負面代價;城鄉生活水平差距的日益擴大;因為《中國製造》在國企及地方政府更是拚財源、掛政績的主要省祖牌,根據据中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從開革開放開始到1989年以前,在中國境內不要說是地方鄉市政府單位了,就算是黨中央辦公室或是中央一級單位裡面,根本就沒有一個甚麼環保單位組織,或是針對汙染防制有所謂的發規法令在那邊的。 「2011年,大陸環境汙染損失至少2兆人民幣,超過GDP4%,」綠色和平政策與公共事務主任雍容指出。2012年世界銀行發表《2030的中國》報告也明確指出,環境汙染是大陸的最大挑戰。過去十年大陸環境退化與資源枯竭所造成的成本,已接近GDP10%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30個城市,有20個在中國。一半中國的水體受到汙染,3億人飲用水也受汙染等。2012年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任內最後一次兩會記者會上坦承「過去發展,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過度依賴資源消耗和汙染環境。」 2015年4月北京大學和綠色和平組織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大陸,空氣污染是比吸煙更大的殺手。根據該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細小顆粒物PM2.5在中國包括北京在內的31個城市導致大約257,000人過早死亡。在石家莊、濟南、長沙、成都、南京和武漢這6個城市,平均每10萬人中就有超過114人因為吸入PM2.5而過早死亡。PM2.5導致的早死率在以上6個城市中平均超過0.1%,在其餘25個被調查的城市是平均0.09%。但實際上由PM2.5導致的過早死亡率可能更高,因為中國的許多嚴重空氣污染的城市,包括河北省的一些城市,都不在此項調查的範圍內。如果累計歷年來中國大陸的各種汙染,所可能導致的社會成本損失,幾乎可以說接近,把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後的30年來的一些經濟發展成果,都給賠了進去。
 

(五). 《中國製造2025》所面臨的挑戰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製造》逐步進入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大循環運作的體系裡,使中國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大幅增長,裝備製造業技術水準和生產能力大幅提升。2010年,中國已經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然而,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製造業在發展品質、創新能力、品牌塑造上仍有較大差距,大而不強仍然是中國製造業亟須突破的瓶頸。當然要想在全球產業競爭的大循環體系運作中,要爭得一席之位,從一個所謂的《製造大國》一舉銳變成全球《製造強國》的大位,一定會產生許多的排擠效應,更不要說是來自全球的許多挑戰及壓力了。以下就《中國製造2025》所面臨的挑戰做一分析:
 
1.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挑戰:
就《中國製造》的現況來說吧,一支iPhone的出口價大約是USD178.96元,retail零售價大約是出口價的兩倍以上,其中如果扣除掉主要的關鍵零組件的價格,以及材料費用、專利及軟體授權等費用以外,富士康的加工價格才USD6.5元不到(因為還應扣除一些因為OEM加工產生的不良品的成本吸收)最後實際落袋到富士康手上的可能不到2%的利潤。從這個簡單的案例分析裡面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差異有多麼大了。但是談《中國創造》這裡面所可能涉及的問題,就非常的複雜,而且從能《製造》升級到能《創造》本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當然政府可以是一個重要的幕後推手,但是任何一個單一工廠要從能《製造》升級到能《創造》也會是一條漫長的路。目前可以看到的是中國大陸政府已組成所謂的《國家隊》先從抓緊《關鍵技術》著手,像紫光、聯想、淘寶、騰訊、中興、華為、海爾…等近年來在國際上積極的作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有了《關鍵技術》還不能代表你一定會《創造》,因為從能《創造》再升級到會《創造》還有許多路要走。如果就歐美等先進國家的案例經驗來看,有下列幾個方向可以參酌:
    I. 首先,先從教育體系的改變開始,培養高科技創新領域的人才,而這些高科技的人才吸
        納,不必一定只限於本國的人才,可以考慮吸納拔擢國外高科技人才來一起加入。
   II. 碩造高科技研發的環境,由國家就未來高科技的領域,設置不同的高科技融合環境的科   
        學園區,當然政府在裡面,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腳色。另外,提供高科技人才參與創新
        研發的各種有利環境,當然其中也包含這些人才的居家環境,及配股分紅等輔助誘因。
  III. 由國家來投入或分攤部分高風險的科技研發投入,其中包括一些所謂的先導實驗室環境 
        及設備的投入,大型國家級先導方案的投入等。
  IV. 設立《中國創造》所衍生出的《中國製造》的CNS規格規範及專利保護等的輔助法令及
        規章,使《中國創造》的附加價值得以延生。
 
2. 現實面對《產能過剩》的挑戰:
當然工廠談轉型升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全世界許多的國家都曾走過這樣的路,其實工廠轉型升級不容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持續型及延續型的生產線生態」是一般工廠持續生存的常態,工廠的轉型很難從出於「工廠本身」是因為工廠「被動的變因」高過「主動的變因」,除非有外來強而有力的誘因干預,或風險資本投入的挹注,迫使工廠不得不去做大刀破斧的改革及轉型,否則只可能看到它慢慢的步入「殭屍型工廠」。另外在這一波的《中國製造》洪流裡,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的問題,當然到目前為止,到底這所謂的《產能過剩》有多麼嚴重呢? 就各產業而言,雖然大陸當局並未對產能過剩的產業訂定明確的判斷標準與依據,但根據大陸當局所公佈的相關數據如工業總產值、投資等增長,可大致窺探近年來中國大陸產業相關行業之生產、投資態勢。中國大陸「商務部」在所公佈《600 種主要消費品和 300 種主要生產資料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在其監測的 84 種紡織品服裝 中,86.9%的商品供過於求;73 種家用電器中,87.7%的商品供過於求;19 種 五金電料商品全部供過於求;在國內 600 種消費品市場中,紡織品、家電、鞋等 商品市場需求減弱,供過於求趨勢明顯。此外中國大陸「商務部」也指出,鋼鐵、 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經過這幾年的快速擴張,因此庫存增加,供需關係發生逆轉, 受其影響包括如產品價格下跌、庫存大幅增加以及利潤明顯下降。此外,中國大陸發改委於 2014 年底也對 11 個行業明確指出有產能過剩之問題,其中鋼鐵、電 解鋁、汽車、鐵合金、焦炭、電石及銅冶煉等 7 個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更為嚴重, 水泥、電力、煤炭、紡織則有潛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中國製造》產能過剩的原因: 根據2014年7月16日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分析,主要有下列幾個不可逆的原因:
   I. 地方政府過度及過速的投資 由於過去多年以來所謂的「計畫型經濟」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以後,並沒有作有秩序的統一分配規劃原則,在地方的執行面方面則以GDP政績及財政收
       入為唯一的追求指標,完全沒有想到過度集中及生產過剩的問題。在地方行政區域裡就有
       點像是一匹脫韁的野馬,任得你在原野中奔馳,新工廠如雨後春筍般一間接一間的設立,
       只要能出口創匯,根本沒有人去過問你生產過剩,甚至於一些環境汙染等問題,都被一一
       的邊緣化了。
  II. 地方阻隔產生的蝴蝶效應 中國大陸因為地方阻隔,常常許多的地方政府會相互做投資創
       匯的比較,在 「輸人不輸陣」的壓力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去默許,許多在環評
       灰色邊緣的投資案過關(因為許多環評的關鍵評鑑多是執行面的問題,非書面審查及樣板
       抽樣可以公平決斷)。另外,因為中央與地方投資資訊落差大,常常地方會因應某一些利 
       益團體的不斷吹捧,而造成許多不當的投資,其中最為人垢病的是,一些同質型的產業惡
       性殺價競爭,所造成的產品質量日漸低落的情形,非常的普遍嚴重。
  III. 政府壟斷產業投資決策 政府壟斷產業投資決策壟斷產業過多過大,也是中國產能過剩的
        直接誘因。企業壟斷的背後是政府壟斷權力、資源帶來的,壟斷不除,產能過剩就難以
        根治。中國財政擴張政策投入的龐大資金刺激了地鐵建設熱、高速公路熱、支線飛機場
        熱和房地產熱。大量的財政投資和銀行貸款流向了國有企業和壟斷產業。產能過剩首先
        就表現在這些壟斷企業上。
  IV. 「殭屍型」國企是產能過剩的最大個疚 中共中央經濟會議(2015/12/18~21北京)就直接指
        出「殭屍型」國企是產能過剩多年來最大的個疚,中共當局多次提出要去多餘產能,推
        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并重組、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李克強也表示要花更大力
        氣對產業結構進行改造升級,所以與一些擔憂就業和地區經濟問題的地方相比,中共中
        央的態度十分堅決。然而黨中央是講歸講,但是在執行面卻存在著許多無法割捨的問題:
 
        (1) 國企的結構型負債及不良資產和信貸的問題,長年累積難以打消。
        (2) 國企員工眾多,要執行減薪裁員等劇烈措施,可行性很低。
        (3) 國企的變動對地方經濟實質影響非常的大,根本非一個地方政府可以隨便說動就動
              的。
        (4) 地方貪腐造成「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益)企業投資,不僅耗
              費了大量寶貴的財政資金和耕地資源,而且還大量破壞生態環境。例如: 近年來太湖
              頻發藍藻災害,導致無錫市民飲用水都發生危機,關鍵的原因就是湖區周圍遍布的造
              紙、鋼鐵、化工、電解鋁、製革等工業項目嚴重汙染了湖水。評估顯示,即使把江蘇
              省所有鄉鎮企業自創辦以來所賺的錢全部貢獻出來,也恢復不了被它們的汙染排放所
              破壞了的生態環境。
 

(六). 台商面對「紅色供應鏈」因應之道

從這一波全世界的貨幣戰爭(貨幣寬鬆及負利率引起),全世界各國的央行對抗經濟通縮及不景氣,所能用的工具已用傾,隱含中的經濟風暴及許多經濟不確定因素,愈益嚴峻,而剛開完的G20(2016/25~26上海)也沒有提出甚麼眾所期盼的解決方案,全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中國大陸雖然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而且2016中共中央經濟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會議認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看起來是要對上面文章提到的「殭屍國企」下重手的感覺,當然我們也知道,這都是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況且中國經濟還有兩個未爆蛋,目前還在霧裡看花,一個是2016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問題,另一個是整體中國內部的負債率太高「根據科法斯經濟學家調查,中國企業負債比最高,負債總額已占GDP的160%,較2008年增加60%;其次是土耳其(增加30%)、巴西(增加17%)、俄羅斯(增加14%)和馬來西亞(增加11%)。」而《中國製造2025》也好,「一帶一路」也好,所有的這些改革方案要執行真正發生效應,最快最快也要到2018年以後了,而絕大部分台商,不管是在大陸投資設廠生產也好,或是早已在東南亞投資生產也好,本來就多是逐草原而居的遊牧型(或稱之為淺碟型企業)投資生產型態的企業,隨著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逐漸進逼,許多台商頓然失據,真不知道要怎麼去因應對策才好。 所謂的「紅色供應鏈」是中國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要逐步瓦解「Taiwan inside」的地盤及「非台灣不可」在供應鏈上面的優勢,當初主要是針對電子產業所提出來的一種策略思維,後來再逐步擴增到其他的產品領域裡面去。這整體歷史演變過程需要回推到30年前,1980年代末期台商開始赴大陸投資時,主要是把大陸子公司當做生產基地,先從台灣母公司進口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大陸組裝和加工之後,再出口到第三地,兩岸因此形成垂直分工的情況。台灣對大陸投資愈多,生產愈多,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也就愈多,而且主要是以零組件和半成品為主,在早期台灣對大陸出口產品中超過九成是零組件與半成品;其後,由於大陸本土企業逐漸成長,部分取代了台商企業的生產,也取代了一部分台灣的進口,使得近年來台灣對大陸出口中零組件與半成品的比重逐漸下降,但既使如此,現在台灣對大陸出口產品中,零組件和半成品的比重仍然維持在七成左右,這種「產業內貿易」的特色主要就是台商投資所帶動的結果。近年來由於大陸市場本身具有大規模的特性,使得大陸本土企業的生產技術與生產規模逐漸擴大,其中不但有許多產業的發展與台商相似,而且由於規模經濟的特性,大陸產業也逐漸發展出許多台灣並不具有生產優勢的產業。重要的是,由於大陸本身想要加速其產業發展,在政府大力鼓勵或直接投資下,造成許多產業都出現過度投資的現象,例如DRAM、LED及太陽能電池等產業。當大陸過度投資在這些產業時,由於其規模夠大,立即造成這些產品價格下跌,結果不但大陸廠商蒙受損失,也間接造成台灣生產相同產品廠商的損失。其他傳統產業也出現類似的狀況,包括汽車、石化與紡織等,當大陸大量投資在這些產業時,他們生產這些產業的零組件與半成品的能力逐漸增加,對於進口的需求就會漸漸減少,也就是說,當紅色供應鏈逐漸擴大時,大陸也正在進行所謂的「進口替代」,而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就受到直接的衝擊。既然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是個不可逆的事實,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因應呢?
 
1. 市場方面:
積極調整內外銷及國內網商內需供應的比例,以因應中國大陸提振內需市場的政策。這中間建立全國地區型的配銷網通路,會是一項相當大的挑戰工作,當然隨著銷售端的需求,如何做好客戶服務也是一項重大的工作。根據筆者接觸在福建廈門地區的台商客戶服務Call Center的瞭解,這方面台商應該會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可以發揮。另外最重要的是要去積極開拓其他國家的市場,不要太過度集中在中國市場,以防止因紅色供應鏈鎖定,可能帶來的市場制約限制。為了做市場區隔,針對所謂的新興市場(例如:印度、非洲等地區)要去積極培養建立「自有品牌」。也唯有這樣才能擺脫紅色供應鏈所可能帶來的直接衝擊。另外,中國大陸的市場行銷方式與許多地方的市場,有相當大的不同,許多人只想著「中國大陸市場」很大很大,但是這麼大的市場要怎麼去開拓,從那裡著手,關鍵因素及必要條件有那些,中國的物聯網行銷及物流模式也與我們台灣的做法差異很大,那我們要如何去補強這一塊,還有融資收款跟銀錢有關的問題,跟稅法、專利法及地方法規執行面等問題,都是我們過去不曾touch的地方,那我們要如何去加強這一塊。其他,各個行業又有一些集散和批貨的管道問題,物聯網下面運作還有更多跟「如何去定價」及退收、小額付款、保修等問題,許多實務上面的問題,多非兩岸貨貿談判所能全部解決的,所以要如何去「策略切入中國大陸的內銷市場」是目前非常困擾許多台商的地方。
 
2. 生產方面:
面對中國大陸人工薪資及各型資費的不斷調升,製造及加工成本也愈益上升,當然如何做Cost Down一直是所有台商的強項,但是在面對「大型訂單的榮景不再,而少量多樣的訂單日益增加」的趨勢下,要如何的去做調整,大部分台商都碰到「延續型產銷型態」的制約,很難跨出這一步。筆者曾建議一家台資企業從原來的MTO生產線型態做DTO的改變,一年多下來也確實產生許多非常positive的進展,當然這中間如何去從原料供應的價格著手及如何定位標準成本等程序上面,也確實花了許多的努力。這個觀念及做法說起來簡單,但是要坐起來很不簡單,因為大部分台資工廠多是以接到訂單才開始生產,而成本的Cost Down往往是經過生產以後,才開始做的動作;但是如果我們要改成還沒有上產線,也就是在你Design的時候,你就能知道你的真正「合理的生產成本」可以嗎?這就是怎麼將MTO改造成DTO的道理了。
 
3. 供應鏈方面:
現階段許多台商最忌諱談到的就是所謂的「紅色供應鏈」恐懼症,其實供應鏈根本就不應該去分它甚麼紅色的或是藍色的,其實最根本的是如何去建立一個你的最Cost Down或者說品質性價比最合理,最能適應你的供應鏈才對。其實不要說是「紅色供應鏈」的問題,只要是貿易競爭的雙方市場產生過度集中傾斜或失衡的狀況,都會引起另一方的保護主義抬頭,而供應鏈只是其中的一環,其他更牽涉到更廣大的海外市場競爭及品牌等競爭的複雜問題。至於說因應對策,應該從多方面著手,首先在政府方面,當然是積極地先去檢討並調整整個貿易失衡的問題,有人提出所謂的「國家隊」的概念策略,其實像日本、韓國、義大利、法國、德國、以色列等國家早就在做了,但是如果講整體成效以及比較適合我們來學習的對象,個人覺得以義大利及以色列的做法及規模比較適合台灣現行的狀況及環境,至於對個別台商來說,就目前可以投入的範圍來說,下列三方面需要及早的投入進去:
 
  3-1.在面對IoT物聯網B2B2C也好,O2O也好,少量多樣化的訂單型態將 會是未來一個常
        態,所以以前賴以為繼的傳統型態供應鏈運作模式,本來 就應該去做徹底的翻新改革,
        想要完全擺脫所謂《紅色供應鏈》制約的束 縛,本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如採
         「融入」的策略,也就是融入紅 色供應鏈的策略。但是要談融入,我們還是要採制敵機
         先的策略,那就是 「速度」了,如果你能快打,那你的供應鏈與你的產線,以及擬因應
         客製 化制約條件的彈性就大大的提高了,是不是你的競爭優勢又可以拉高一 點。但是要
         建立融入快打的SCM系統,必須要有一個運作更靈活的運作 平台做後盾,所以首先應該
         做的是要去建立一個可以靈活應對國際化的 IPO採購及統購運作平台,這樣可以使你的
         供應鏈運作產生最高的效益, 及可預期的合理成本起始點。這樣子的供應鏈所做出來的
         產品,不但它的 成本結構最適切,也最能快速因應客製化客戶的需求,而且對所謂的少
         量 多樣化的訂單型態,做到DTO(Design to Cost)以因應少量多樣化的產線伸 張能力提
         高,成本可控性愈做愈好,自然就可以建立起來一個,所謂的「最 佳SCM供應鏈組
         合」來了。
   3-2.產品創新,技術升級及轉型,以及Own Brand,區隔市場,專利等的投入, 都是擺脫紅
          色供應鏈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最後都會回歸到你真正over all 的「整體競爭力」怎麼
          樣。而其中最困難,也是效益最高的投入,就是「產 品的創新研發」,而這也是最能擺
          脫紅色供應鏈最直接的方法。 談創新研 發,說很容易但是做起還很不容易,綜究其原
          因及對策如下:
          (1).台商多為 OEM/ODM型中小企業,選擇中國大陸為生產基地,其來有自,要想轉型  
                其實很難,所以不如及早轉移生產基地往其他更適合的國家地區去移動。
          (2).未來IoT是個打群架的時代,與其等死不如聯合所有上下游的產銷夥 伴,及早建立一
                個IoT時代的合作夥伴關係,使因應少量多樣的訂單型態。
           (3).台商多為中小企業,其本身的研發創新能力薄弱,這一點自身很能支 撐轉型,而這
                 個地方則需要所謂的《國家隊》出來介入,一來協助掃除 一些國際貿易的障礙(例
                 如:TPP及RECP的積極加入,以及與各國的FTA 的簽訂等等。 
     3-3.培養建立自身自主研發的能量,積極找尋國際上高科技生產機具的廠商, 建立合作伙
           伴關係,建立先導實驗室環境,積極引進新技術及智能化生產 設備,因為《好花才能
           覓得綠葉來襯》,自己如果不先把自己打扮得漂亮 一點,別的高科技夥伴怎麼可能看
           得上你呢。
 

(七). 結論

為了寫這一篇《中國製造2025》及台商因應之道確實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去做功課;剛開始與許多台商請教這個議題的時候,大部分台商多是抱著既無奈又悲觀的想法,甚至有的台商多是認為《中國製造2025》根本是個吃不到大餅的夢,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從事傳產的一些台商業者,雖然經過嚴苛的兢爭淘汰以後,老實說還能撐得住在大陸打拼的台商,基本上的體質應該都還算不錯才對,可是從他們口中說出,台商在中國大陸市場是在從事一場,不公平的競爭賽的時候,我非常的驚訝。經營成本如果與大陸同質產品的本土企業相比,要高出許多,這些主要的差別來自於員工薪資結構上的差異,諸如員工退休養老金、失業救濟金、醫療保險金、住房津貼…..等,台商企業照章提列,大陸企業都有規避之途。台商的設備折舊,面對大陸企業為公家設施自然會產生成本的差異,台商企業得依法繳稅,而大陸企業則可以包稅制解決稅負問題,兩相比較差異很大,等於站在不平等的出發點競爭。其他還有地緣關係常受勞動及稅務等關防干擾,再加上資金及融資管道有限,不像在台灣可以有很多質押貸放的方法,可以周轉利用。
 
其他,也接觸了一些非傳產,大部分是電子產品方面的台商,他們的看法在《中國製造2025》這一塊,大多採融入的看法較多,因為中國大陸擺明的,首先就是要先把「Taiwan in side」去掉,所以「紅色供應鏈」早就已經開打了,現在台商還有優勢是「專業及海外配套規畫能力」較中國大陸本土的廠商要強,因為台商多年在海外市場的鑽研基礎較為穩固,另外就是產品品質及研發能力方面,台商仍具相當的優勢,所以在面對甚麼「紅色供應鏈」或是《中國製造2025》,大部分多採一副老神在在,根本沒有在怕的感覺。
 
不過最後還是老話一句,如果這一波中國大陸的整體經濟運作,沒有硬著陸的話(依目前情況看還算穩定),《中國製造2025》絕對是導引中國製造從一個「製造大國」改造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製造強國」之列,讓我們一起來引領以待吧。必究我們仍屬是一個淺碟型的經濟體,與中國大陸地緣關係及各方面的經貿往來最密切,不要說是魚幫水、水幫魚好了,就算是蝴蝶效應好了,最能感應,感度最深,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第一個受影響最大的,一定是我們。就像我們這裡一天到晚在抗爭,廢核電迎綠能的議題,可是大家如果看過日本福島核災的報告就知道了,核災輻射蔓延的速度及範圍,是非常可怕的。可是,話說回來,今天有多少人注意到過,就我們台灣從北往南的西海岸算起,在我們正對面的大陸沿岸地區,有多少座核電廠嗎? 那您還能忽視《中國製造2025》這個議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