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慢想力」讀書心得

慢想力讀書心得
Future Minds: How the Digital Age is changing our mind,
Why this matters,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這本書主要表達的內容是建立在充斥著數位電子產品的今日,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雲端運算的誕生,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在生活上的大量應用,造成我們每天取得資訊的方式變得既快速又多元。不但能夠快速地透過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獲取廣泛的資訊,更能夠透過社群的方式及時地分享給周邊的朋友同事及同學。然而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論點,那就是在短時間接收大量資訊雖然能夠使大腦的運作速度加快,卻無法增加運算的品質,抑或甚至造成負面的結果,也就是降低邏輯思考的能力。舉例來說,平常下班回家我們最有可能同時接觸三種電子產品:電視、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我們往往開著電視,卻使用平板電腦,並且將手機放在身旁。設想一個最巧合的情況:你正在用平板上網,電視突然播到吸引你注意的節目,卻同時有朋友在此時LINE你,那麼你的大腦將會在同時間接收到三種不同資訊,並針對這三種不同的情況做出相對應的動作。表面上這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當大腦每天從早到晚、一年到頭都是處在接受片斷資訊的刺激之下,長期下來對於重要資訊的歸納、整理、存檔功能將會退化(或喪失)。若我們再把快思慢想的內容搬進來融合,基於大腦是懶惰根據經驗行事的前提之下,缺乏邏輯訓練的大腦將會本能性地逃避重要資訊的處理行為,並試圖以處理短期資訊的方式來面對。

單從以上內容的論述,就不難理解現階段的我們的「思維」困境:我們正處在一個缺乏思考的速食社會。以前人常感歎:有了電腦,人們變得不會寫字。現在我們感歎:有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社群網路,人們除了會動大拇指與食指之外,其他甚麼都不會。過多短而繁瑣的訊息與分享,正一步步地侵蝕著我們的沈思能力,而這也使我們失去了安定的能量,與判斷的思維及創意。我們過度重視隨傳隨到的文化,以至於我們無法專心地思考自己正在作的事情。我們越來越常問為什麼,卻越來越少動手去試著解決問題、找出答案(反正Google就可以了)。一旦習慣了這種過度分心的生活模式,我們的大腦將難以專心在思考的練習上。作者在書中舉例,根據牛津大學的研究指出,兒童太過於頻繁地接觸電子遊戲,將使腦部製造過多的多巴胺,並可能危及到前額葉中與推論相關的部份。同理,我們過度地接觸數位資訊、影音、遊戲的刺激,將使我們有較少的機會培養具原創力的心智。

任何習慣、能力的養成都是需要經過練習與培養。寫字要練習,閱讀要練習,思考力更要透過練習來培養。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國小到高中的閱讀教育會先以大量圖片作為啓蒙,隨著理解力與語言能力的提升,在逐漸增加文字量與語法的難度,最後更以文言文作為集大成。中文學習如此,外文學習亦如是。透過聽說讀寫的練習,我們除了學會表達概念,更學會表達想法,而想法則是思考的延伸。沒有了思考,就沒有了想法 ; 沒有了想法,話就不會說,字就不會寫。數位年代正一點一滴地啃食著你我的專注力,使思考的品質惡化,最終影響決策品質。過多過於便利取得的資訊,使得我們不再學習,或甚至抗拒學習。我們成天盯著FacebookLINE,流連於Google,卻沒有時間靜下來認真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該做什麼,要往哪裡去。

本書作者「理查.華生Richard Watson」出生於英國,是一位知名趨勢觀察家、演說家,也是全球百大企業顧問,幫助個人與組織培養前瞻性思考的能力,特別是策略性的前瞻思考。他成立全球趨勢網站What's Next、共同創辦方案規劃顧問公司Strategy Insight,客戶包括:IBM、麥當勞、維京集團、宜家家居、豐田汽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他也為丹麥的《未來導向》(Future Orientation)、澳洲的《零售銀行評論》(Retail Banking Review)等商業雜誌撰稿。這本書要教你的,是在慢食、慢活之後,更進一步掌握慢想力,為充實、不憂懼的人生開啟新頁!作者在本書中特別提出「慢想10力」的訓練方法:(其中包含)
1.      人腦勝過電腦,10現象可以證明
2.      創意好點子要怎麼想,教你10
3.      行住坐臥,深度思考必知10祕訣
4.      好還要更好,加強思考力10撇步
5.      戒掉老調子,創意增百倍10要訣
6.      孩子不說,但你要知道的10種想法
7.      讓孩子不流淚的創意教養10策略

1.      人腦勝過電腦,10現象可以證明
l   人類智能以經驗為基礎,根據的是我們對接收資訊的感官知覺以及對這項資訊的反應。
l   機器無法反芻自己的思考,因為機器不具自我覺察力。
l   人類擁有一般智能,機器則經過設定專為特定目的所用。
l   機器缺乏真正的官能。換言之,機器知道這件事,但卻無法感受
l   機器沒有同理心,道德觀,也感受不到愛,喜悅,憎恨或任何情緒。
l   電子器具不具備創造,直覺或想像力。
l   人們擁有精神隱私,但機器的一舉一動都是透明的。
l   人類能將資訊下載到機器,卻還不能將資訊下載到人腦。
l   機器沒有潛意識心,然而潛意識卻超越意識心,而成為人類思想與行為的基礎。
l   人腦經過數千年演進而具高度韌性,且能適應不斷變遷的環境。
2.      創意好點子要怎麼想,教你10
l   記憶使我們記得所有經過的事,潛意識再將各個記憶連結再一起,創造出新的點子。
l   突破思路阻塞,抗拒新點子是人的自然傾向,因此我們需要放鬆,等待,擱置批判並去除壓力。
l   幽默打破傳統思考,使腦部不再被舊習慣所困。
l   我們需要兼具聚斂性思考與擴散性思考,右腦負責問:萬一….的話怎麼辦?而左腦則是:專踩煞車的腦。
l   犯點錯吧!或許我們還再犯愚蠢的錯,但就是因為錯誤才意外拾到寶。
l   去睡覺,人在睡覺時還在思考,處理情緒,記憶,行動和問題,以創造新點子。
l   做白日夢,讓心自由,刻意無所作為。
l   運用集體智慧來解決單純的問題,運用個人創造力來發想高度原則的點子。
l   音樂開闊我們的情感與記憶,幫助任何年齡的腦子開發新點子。
l   刻意練習使我們更熟捻各種技藝,但天才是學不來的。

3.      行住坐臥,深度思考必知10祕訣
l   要先清理,東西才進得來。深度思考的精隨在沒有窒礙的心,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要捨棄不需要的事物。
l   親近流水似乎有效,能夠稀釋數位年代的影響。
l   其他運動也很好,向走路,跑步或利用各種交通工具(特別是自己無法控制的火車和飛機)
l   找個景觀佳,寬廣的房間,挑高和視野廣也能提升思考力。
l   太宅可能使眼界變窄,三不五時到戶外走走,拈花弄草更是矯正螢幕文化的好方法。
l   把心靜下來,睡眠要充足,熟睡到醒來的這段時間特別適合做精確的分析。
l   假如有件事很重要,或你正試著做深度的思考,請用紙張,別用螢幕。
l   躺下來,閉上雙眼,暫時停止一下手邊的事情,開始學著靜思。
l   外出吃中飯,順便開一瓶清涼飲料,放鬆自己。
l   找個人說話,尤其是你不認識的人,交談是防止腦袋生鏽的絕佳方法。

4.      好還要更好,加強思考力10撇步
l   綜觀效應。無論是外太空,山頂或是從機艙窗口向外看,觀看世界能啟發深度思考。
l   工作可能減少深度思考。運動或走路或文學等外部影響,比在工作中更能激發點子。
l   海或花園之類的自然環境能啟發深度思考,因為這些地方的節奏能使人緩和提醒我們有更大的力量能發揮作用。
l   改變辦公室的設計,拆掉幾面牆,製造親近的機會,採取開放式,往往比不上巧遇和非正式碰面,以及凌亂的辦公桌來的更有效能。
l   遠距工作或許有效率,又能節省紙張與辦公室空間,但也可能使人更孤立,減少人與人以及人與點子的不期而遇。
l   亮色的牆面與彩色的隔屏,反映幼稚的文化多過刺激靈感。但沒有時鐘的文化讓人在完成工作之餘,又能找時間發現新點子。
l   短暫的相遇與意外插曲非常有助於深度思考,但如過太專注在某告方向,或許就看不到另一個方向來的事物。
l   家中、花園、門廊或餐桌的交談能刺激深度思考,若經常使用科技產品會減少交談機會。
l   到第三地(住家和工作場所以外的地方)能脫離依晨不變的環境,只是這些地方可能被科技產品霸佔。
l   深度思考或產生新的點子之前,需要做一件表面上平凡無奇或重複的事,換言之,你必須甚麼都不想,到你沒去過的地方或做一件不一樣的事情吧!

5.      戒掉老調子,創意增百倍10要訣
l   創造時間與空間
l   做一個知識的雜食者
l   每天寫點子日記
l   保持開闊的心
l   利用浴室
l   耐住性子
l   鬆綁自己
l   擁抱失敗
l   分享問題
l   別去上班

6.      孩子不說,但你要知道的10種想法
l   偏好多工平行處理及體驗個人化,他們採跳躍式閱讀且喜歡圖像勝過文字。
l   記憶是存在硬碟裡的東西,需要資訊時只要谷歌一下就行了。
l   具備輕鬆創造個人化和分送訊息的能力,會使自己更受矚目。
l   經常使用數位裝置以避免正面衝突和承諾。
l   虛擬化使人與人的直接接觸不再必要,於是他們偏好與機器打交道。
l   這個歸零世代認為,萬一出錯只要按個鍵就可以重新來過。
l   他們要的是滿載感官知覺的環境,要立即看到回應即經常受到讚賞。
l   活在當下甚麼都是讚,但識字能力與算術卻不如前幾個世代。
l   游幕世代的腦筋動得快,但對自身所處的大環境和文化背景卻一無所知。

7.      讓孩子不流淚的創意教養10策略
l   以自由玩耍為主而不是有組織有架構的遊戲,以免妨礙想像力。
l   別太強調以狹隘方式衡量結果。
l   避免太著迷於資訊通訊技術而犧牲教師與書本。
l   運用創造力與理性的學科並重,以培養企業所要的原創與想像思考能力。
l   減少家庭作業以增加親子時間,並鼓勵發揮想像力的自由玩耍。
l   設法幫助忙碌的家長花較多時間陪孩子。
l   鼓勵家長限制孩子過於使用資訊並減少虛擬互動。
l   停止對健康與安全的過度恐懼,讓孩子走出戶外親身探索。
l   要記住閱讀不盡然都是有益,並且多留意媒體。
l   避免讓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機)的資訊和意見,取代家長與教師的教導與價值觀。

本書作者raise了一個案例: 整起事件(真實的事情)是一對失業父母,沉迷在虛擬世界中養一個名為「阿妮瑪」的虛擬女兒,長期逗留網咖,竟把自己親生女嬰活活餓死,故事乍聽極為荒謬,卻絕對真實,是發生在南韓的真實事件,類似的虛擬世界成癮,棄親生子女不顧的狀況,之前也在台灣發生過。
如今,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但你在手機使用過程中,是否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精神病學家認為,手機成癮可能會成為21世纪最大的非藥物成癮問題之一。手機成癮能使一個人完全與他人隔絕,破壞情緒。為什麼有的人會出現手機成癮?這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秘密?這裡面涉及到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問題。根據耶鲁大學心理學家Aldefer提出的人的三種基本需求(ERG)理論,其中R(relatedness)指的是人的社交需求。也就是說,與他人交往並建立關係是人内在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我們通常與他人建立聯繫的基本手段就是通過溝通,而手機恰是實現人與人溝通最為便捷的工具之一。這也就不難理解,手機為什麼能够迅速普及。
既然用手機與他人溝通是正常的基本心理需求,怎麼還會出現手機成瘾呢?什麼樣的人容易手機成瘾呢? 在社會交往方面缺乏自信的一類人,容易形成手機成癮。因為種種社交場合會讓他們感到焦慮、緊張,從而帶來心理上的不愉快。在手機没有誕生以前,有較高社交焦慮的人群會選擇寫信、留言等間接交往方式。随著手機和網路日益普及,這部分人尋找到了更加方便的間接交往方式:發簡訊,網路聊天工具(ICQMSN)。而且,相較於寫信、留言,這種間接交往方式的即時性大大提高,緩解了社交焦慮,讓這部分人享受到了交往的樂趣。手機成癮和網路成癮讓使用這些溝通工具的人日益孤獨。在一些社會,家庭的世代疏鬆,城市的孤獨感增强,因為人們通過傳統的方式建立不了人際關係,而對間接溝通變得成癮。青少年接受新科技快,但是關於如何使用的建議却很少。高科技工具能够增强人際關係,同時也能瓦解人際交往的能力,其關鍵還是在於使用者。
要減少手機成癮,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的支持。提供一些参考建議:首先,明確手機的主要作用是溝通,實質和固定電話並没有差别。不能因為手機附加的各種功能影響我們對手機主要作用的認識。其次,使用手機日益規範化。手機是個人的隱私,接不接電話,應根據情境的要求。常常看到課堂裡或者會議室裡,有人埋頭苦幹,這種行為是對他人不尊重的表现。 最後,如果已經發展成手機成癮,應急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機構的幫助。
    其實本書主題裡的想力的字,不是怠惰,而是對生活的珍惜、對忙碌步伐的反思,更是一種能力,一種安然深刻處世的態度!作者提醒我們要,享受「慢活」,以「慢想力」做正確的決策,本書發人深省,值得現代人放下繁瑣仔細閱讀,切記:「資訊」可以來自Google,但「創意」必須來自內心的深層思考。


Extend閱讀推薦:
1.      《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作者是心理學大師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 丹尼爾.康納曼。這本書作者透過介紹了許多的小實驗,運用深入淺出的論述,去挑戰過去經濟學家認為人是理性的假設,認為人類常不自覺的過度自信外,還往往擁有過於主觀的偏見,書中揭露了許多論證觀點,徹底顛覆了我們以前的一些對人在思考邏輯上的看法。書中主要論述是指快思慢想是人類大腦中的兩個主角,這兩個主角在我們心理的所有思緒過程中,始終的一直在完善搭配分工,而我們並沒有覺察到它們的存在,雖然我們一直認為我們是很理性的在做每一個決定但是在實際的行為表現方面,其實我們還是非常感性地在支配著我們的抉擇」。康納曼這本書,就想要破除思考的盲點與迷思,希望大家不僅要會直覺地「快思」,也要能縝密的「慢想」。他指出,人一生中,通常是依循印象和感覺過活,雖然直覺和偏好所做的選擇也是對的,但並不是永遠都對,或全部都對,「有時我們是錯的,但是我們仍然很有信心。」

2.      《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 52 Denkfehler die Sie besser anderen uberlassen作者是: Rolf Dobelli魯爾夫.杜伯里 (瑞士聖嘉倫大學企管碩士,經濟學哲學博士,全球最大的商業書齋網站getAbstract創辦人之一。這本書主要是論述其實人類的DNA裡,本就有一些所謂的「上帝的瑕疵」(目前沒有絕對的定論)。作者在本書中raise52個人類經常「錯誤思考的類型」(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沒能察覺到)作者不但論述它們的存在,而且舉出了許多的實際案例。例如在書中第41篇針對各種預言的批評,甚至連各行專家對政治經濟環境等預言也包含在內。作者引用經濟學家高瑞的話:「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人。」這真是個既幽默有有趣一針見血的批評。(如果您對這本書有興趣,也可以請您去我的讀書心得http://john0102taiwan.blogspot.tw/2013/11/52.html 謝謝。